俄罗斯人评价德国人:会生活、会工作、会打仗……这事怎么看?

500

20余万字留学日记;80余万字课堂笔记;近200幅珍贵图片。

解密俄罗斯战斗民族的军事传统、战略思维和民族性格。

探讨一流军队建设之道!

“战略学人”将陆续刊发《我在伏龙芝学军事》一书中的精彩章节,敬请关注与留言讨论!

第三十二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凡是我们接触过的俄罗斯人,基本上对德国人、日耳曼民族评价很高,极少听到贬低、瞧不起德国人的评述。“德国人会生活、会工作、会打仗。”德国产的汽车、皮鞋如何如何棒,德国的思想、音乐、绘画如何如何好,用“崇拜”一词形容俄罗斯人对德国人的心态都不过分。教过我们的军事教员当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曾在德国统一前的东德待过,每当说到对德国、德国人的印象时,他们总会有一番感叹,一往情深。德国人有思想、有组织、有纪律、有礼数,是很了不起的伟大民族。

军事技保教员说,德军官兵训练有素,守纪律、懂战术、会技术。连长就是中级军事指挥学院毕业,我们俄军营一级指挥员才是。战术教员讲,德军官兵会打仗,讲究战术,总是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大战果。在“二战”的苏德战场上,苏军虽然取得了战争胜利、战略胜利、最后胜利,但如果从作战人员伤亡比例来看,就根本无法与德军相比,我们靠“人海战术”和不怕死精神取得了胜利。部队管理与训练教员说,德国对俄罗斯的军事和文化艺术影响很大,日耳曼民族的生命力顽强旺盛,组织性强,讲究科学,做事一丝不苟,有条不紊。他在东德待过的 5 年期间,在街上没有见过打架斗殴现象,没有见过市民擅自闯红灯过马路现象,市区交通井然有序。

500

德军高级将领威廉·凯特尔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协议(资料图)

在俄罗斯人看来,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的罪过应归于当时的政治和战争狂人。人民没有罪,德国广大官兵是受法西斯蒙骗教唆的,德国人民在战争中也遭受了巨大损失。历史就是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但也不能总陷于历史的恩恩怨怨,纠结于以往的是非曲直!

有的教员说,德国是一个睿智、勤劳、守纪的民族,民族主义不像过去电影、电视所展示的“纳粹主义”那样,日耳曼人很有理性思维。德国的“排外”现象,主要是因为有大批外国人涌入德国定居、工作,抢了人家的饭碗,给人家社会治安带来不少问题。有的教员在回答“如何看待德国人比较呆板,工作生活比较机械”问题时说,我不这么认为,因为讲规矩,有计划,有秩序,一切有章可循总比无政府状态要好得多。否则,国家、社会、军队将是乱糟糟的,什么事情都干不好,也干不成。我们俄罗斯现在就缺少德国的这种东西,整天吵嚷改革,改来改去,搞得政治社会混乱的,干什么都没有章法。

在北约空袭南联盟之后,我对战役教员说,本来通过留学,我对欧洲文明、 文化挺有好感。但是,这次美国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组成“八国联军”打击南联盟,使我进一步看到了欧洲文明的另一面:强权、虚伪、野蛮和血腥。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这一事件的,特别是德国在“二战”后第一次对外使用武力?因为德国有第一次,日本也会有第一次。教员略加思索说道,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战争、和平就是人类的历史。欧洲有一个著名的“马尔萨斯人口论”认为,通过战争可以消耗过多人口,剩下的人就能过上好日子。现在的德国政府忘记了历史,忘记了过去,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德国人发动的,国家几次衰败、几次崛起,现在的新生代又想搞扩张和称霸欧洲。如果是科尔政府,也许不会采取这样的行动。这与政治领导人的个性有密切关系。德国人有报复心理,复仇动机,同时也有锻炼一下部队的考虑。军队从总体上说是处于两种状态:一是战时打仗,二是平时练兵。如果处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种状态,也就是既不打仗也不练兵,那么军队就非军队了,军队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郝智慧,祖籍内蒙古赤峰、出生于辽宁大连。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研究员,居住于北京海淀。1996年9月至1999年6月在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留学,2006年8月至2008年12月在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工作。

主要研究国家安全战略、军事战略、世界智库和俄罗斯军队等问题,出版有《邓小平军事生涯》(专著)、《和平之路:国民党军重大起义纪实》(合著)、《战略学》(合著)和主编《新中国周边大事纪实》、2014年以来的年度《世界智库战略观察报告》等书。

《我在伏龙芝学军事》由现代出版社出版发行,本文转发自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