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科学的调动航母,也挡不住航母减少的困境

上回说到美国核航母冷战期间这个“设计使用周期”里“三短一长”的维修体制所产生的种种问题。其中主要的矛盾,都集中在平均7年左右就要经历一次,每次一修就是一年半两年的这个“复杂大修”上。这玩意儿不仅是费时费力又费钱,而且因为时间太长还会对舰员结构以及随后的训练产生影响,破坏航母上舰员团队的稳定性。

500

▲ 人才流失以后,连烤肉都不香了有没有

综合这些问题之后,美国海军从1994年开始对核动力的尼米兹级引入“增量维修模式”,对航母的维护周期进行了相当大的改变。如果说这个模式有什么主要的变化,那就是更加均匀的安排航母在服役期间的服役和修理的时间分布。

500

▲ “增量维修模式”的基本状态,就是这样了

在这一新的维修体制下,航母战斗群的一次任务周期仍然是18个月,但是在任务期间进行的修理时间则差不多增加了一倍,原本除了复杂大修之外进行的两类有限可选维修时间分别是3个月和5.5个月,在新体制下则拉长了一倍,分别变成了6个月和10个月。当然既然是全新体制,什么可选维修啊坞内可选维修这样陈腐的名词必须要换掉。所以这个6个月的维修叫做“预定增加可用性维修”,然后这个10个月的维修嘛……应该有朋友猜对了,叫“坞内预定增加可用性维修”。

500

按照新的体制,航母执勤18个月,经历6个月的预定增加可用性维修,再执勤18个月,再经历6个月的预定增加可用性维修,再执勤18个月,再经历10个月的坞内预定增加可用性维修,然后就开始循环,每个循环大概是6年多一点,而在这一循环3次之后,航母差不多也到了换料大修的时候,这种情况下,航母需要一次性经历3年的彻底维修。

500

▲ 换料大修的时候,往往航母也要顺带进行不少现代化改装升级

新体制的好处可谓是显而易见,虽然如果单纯比较航母在服役期间的执勤时间和维护时间比例的话,“增量维修模式”并没有增加服役的执勤时间,说到底也无非是朝三暮四,但是考虑到每次维护时间的长度,新体制在避免航母舰员人才流失上的优势还是很大的。

500

▲ 新体制最关注的不是航母的执勤时间,而是航母上的人,21世纪人才最重要好吗!

无论是6个月还是10个月的维修时间长度,对舰员组织形成的冲击整体上都比较小,相反这一时间对于航母进行维护来说更加充裕,能做的工作也更多;同时,持续时间一年半以上的大修间隔从原本的7-8年一次延长到了差不多接近20年一次,减少了接近2/3,尽管每次大修的时间延长到了3年,且这次大修对舰员的冲击也是不可避免,但好歹受冲击的次数少了,对于保持舰队人员的稳定性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500

▲ 为了航母上的人才不惜把航母当滚装轮的美国海军,为了人才也是拼了

当然,随着航母的老化,维修的时间理论上也要增加,处于寿命中期和后期的航母所需要的维护时间也需要增加。像企业号这样结构复杂的老家伙,在2000年左右已经服役40年,其所需要的维护时间就要比刚服役的尼米兹级长大约30%。

500

▲ “大E”毕竟是1961年的老船,维护时间和成本都要比后来的尼米兹级高

通过增量维修模式,美国海军在相当大程度上回避了过于频繁的复杂大修带来的航母舰员团队人才流失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航母在执勤周期结束后维护时船厂因为时间紧张手忙脚乱的情况,在这一时期,美国海军航母频繁出现在世界各地,作为冷战后美国称霸全球的超级大国力量的代表,成为这一时代人们对于美国霸权的共同回忆。

500

▲ 对于美国航母来说,这也是最好的时代了

不过增量维修模式也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在美国海军酝酿这次改革时并不存在,但在冷战结束后却日渐突出:冷战结束时,美国海军拥有16艘航空母舰,而在冷战结束到2003年之间,美国海军虽然新服役了3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但同时却有7艘航母(“中途岛”号,4艘“福莱斯特”级和2艘“小鹰”级)退役,舰队航母数量缩减到了12艘,如果考虑到当时退役在即的“小鹰”和“肯尼迪”号,美国航母的数量还会继续缩减。而与此同时,成为全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需要航母的场合却有增无减,许多昔日苏联存在的“势力范围”,如今都需要更多的美国舰队前往“填补真空”。

500

▲ 冷战后的前10年,美国航母的数量又出现了一个快速下滑

更多的任务与更少的航母,这意味着美国航母的任务压力更大了,而由于增量维修模式并没有实质提升航母执勤的时间,所以体制的更改实际上部分解决了航母人才团队的问题,但对于美国海军日渐增大的任务压力,好像确实没什么办法。

500

▲ 这时候的忙碌,更多是美国全球霸权的需要,和中国海军,倒是关系不大

这该咋办呢?毫无疑问,接下来应该要动员美国航母们“加加班”了,这也就是随后美国海军提出的“舰队反应计划”在2003年后出台的背景。

500

- 欢迎关注 -

微博|@天真卖萌Bernard

微信|胡诌施佬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