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的核航母,维护保养就是上4S店

今天要写一写一个已经不算新闻的事情,就是上个月初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提到的要将航母的部署周期问题。按照马蒂斯的设想,航母的部署周期将从现有的8个月,缩短到3个月的时间,而这个部署周期的由来,其实是美国海军“优化”航母部署形式的现有模式。

500

▲ 也不知道马蒂斯这个主意是怎么想出来的

撇开70年代以前建造的常规航母不说,自1968年开始建造和逐次服役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现役航母编队的全部主力。虽然福特级首舰已经服役了,但是由于其还没有调试到完全可用于海外部署的状态,因此现在而今眼目下,尼米兹级仍然等同于美国可用的航母的全部。

500

▲ 以前是尼米兹级代表美国航母,在福特形成战斗力以前,那就是尼米兹级就是美国航母

从上世纪70年代首艘尼米兹级服役到现在,该级舰一共经历了5次维修周期的修改,分别是1994年以前,也就是冷战时期的“设计维修周期”模式,1994年到2003年的“增量维修计划”模式,2003年到2006年的“舰队反应计划”模式,2006年到2014年经过延长的“舰队反应计划”模式,以及2014年至今的“舰队反应优化计划”。

500

▲ 这就是美国核动力航母在冷战时期标准的“设计维修周期”模式

这些计划详细一个一个说起来会比较琐碎,但是整体的发展精神和思路基本是一致的:一艘航母在服役以后,其所处的状态无非是两种:在海军官兵手中,以及在船厂工人手中。在冷战时期的“设计维修周期”模式下,航母的使用就是这样一个二元状态。一艘航母在海军官兵手中经历一个18个月长的使用周期,其中6个月是部署状态,随后航母回到船厂做一个为期几个月的基地级维修,这个维修的时间视航母所处不同的使用周期又长又短,从三个月到;两年不等,随后完成维修的航母交还给海军官兵,一切周而复始……大概来说,这个状态和我们一般开车一样,买的汽车会有一个建议的保养里程,当你的车开到一定的公里数之后,就要把车交给4S店进行周期性的保养工作。

500

▲ 4S店的保养也分小保养、大保养什么的,复杂程度从换机油到换一大堆不等

不过在航母使用中,虽然每个使用周期都18个月,但是由于航母在每次使用之后,其整体舰况都处在不断老化之中,而简单的“有限可选维修”(为期3个月)以及稍微复杂些的“坞内有限可选维修”(为期5.5个月)对这种老化只能有所缓解,因此在每4个维修周期中,都需要安排一个“复杂大修”(在第4个周期耗时18个月,第8个周期)。一个完整的循环需要经历209个月,也就是接近17年半,历经8次部署行动。之后一切再循环开始,按照一艘航母的服役时间看,即使一切顺利,一辈子大概也只能经历3次这样的循环。

500

▲ 一般来说,进船坞的维护是航母养护中的基本操作

这个方法基本上和一般的水面舰艇的修理节奏差不太多,但是在美国海军手里航母一多,就在使用中感觉颇有不合理之处。在航母维修期间,舰员们因为没有航母可供训练或部署,因此其对航母的操作和维护技能水平在这一时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每隔7年一次的两次复杂大修由于时间长达18个月甚至24个月,这对舰员的熟练程度甚至团队的完整带来的影响都几乎是毁灭性的。毕竟离开航母3个月可以看做是给舰员们放个假;’离开半年可以趁机去军方的相关机构考个证充充电。

500

▲ 人往高处走,水才往低处流呢,能提干什么的才不要在航母上干呢

但是离开航母一年半甚至两年,这对于大多数海军官兵来说就足以发生很多事情了,别说什么考证了,两年时间足够人生发生许多事情了。在美国海军的实际经验中,这时候的舰员团队变化可谓极其巨大:不少军官可能到了升职调岗的当口儿,自然要离开航母各奔前程;不少水兵也会因为其技能或者其他需要被调到其他舰艇上或者因为其职业选择退役……这一切都导致航母在完成复杂大修返回作战部队时,需要补充大量人员到原本的接舰部队,这些新来的官兵与原有舰员本就不属于同一集体,面临着重新磨合、统一训练的协同性问题,加上即使是留守的老兵也长期没有接触战舰进行全面的训练,处于操作水平的低估;恰好这时的海军舰艇又进行了复杂大修,舰上大概率进行了部分现代化改进,增添了不少新设备,又处于系统复杂程度的高峰;如此一来,航母在这次大修之后的恢复训练时间和强度必然要加大,但按照美国海军的安排,这一次任务周期仍然只有18个月。

500

也正是基于“设计维修周期”模式的种种不合理之处,导致美国海军在冷战后开始了对航母任务周期的调整,更新的“增量维修计划模式”也就呼之欲出了。

- 欢迎关注 -

微博|@天真卖萌Bernard

微信|胡诌施佬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