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野外作业归来,俄教员的一番话为何让中国军官深感同情?

500

20余万字留学日记;80余万字课堂笔记;近200幅珍贵图片。

解密俄罗斯战斗民族的军事传统、战略思维和民族性格。

探讨一流军队建设之道!

“战略学人”将陆续刊发《我在伏龙芝学军事》一书中的精彩章节,敬请关注与留言讨论!

第二十四节:“如果你不想打仗,就要准备好打仗”

出国前,在我这个大连人眼里,冬季不过是几次西伯利亚寒流南下、下几场雪的概念。即便是在大陆性气候的北京,冬季供暖时间也只有 4 个月,即从每年 11 月中旬至次年 3 月中旬。但在俄罗斯的 3 年留学,却让我们真正领教了“严寒老人”的厉害。

俄罗斯约 95% 的领土属于寒带、温带气候,春、夏、秋三季短促而温暖, 冬季漫长而寒冷,户外温度普遍达到零下二三十度。首都莫斯科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比北京要早 1 个多月,通常 10 月下旬就开始下雪,直到次年 4 月还有积雪不化,冬季长达半年之久。1 月份的白天平均气温为 –11℃,夜间平均气温为 –25℃。历史上,1812 年拿破仑军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希特勒军队进攻莫斯科,最后败退的一个重要原因都是遇到了极寒天气,军队冬季作战准备不充分,冻伤减员严重。在和平年代,尽管银装素裹的世界别有一番情趣, 令人心旷神怡,可我们毕竟不是旅游者,与冰雪打交道的滋味更多的还是苦涩。

那是一次难忘的冬季野外作业课。1997 年 12 月中旬,莫斯科连续几天大降温,12 月 17 日的白天气温 –26℃、夜间温度达到 –35℃。按照教学计划,12 月 18 日是我们的 227 战术系列作业之一:师防御战斗的野外现地勘察,地点在莫斯科以南 10 余公里的“贝科夫”。 

不管什么天气条件,学院的教学计划都是照常进行。为保障这次野外作业,院方依据中俄两军相关协议,事先专门给我们配发了俄军制式的野外军需服装:羊皮大衣和高筒毡靴。大衣、毡靴看起来不是很精制,但穿起来很暖和。乳白色的羊皮大衣里面都是羊毛,毡靴为灰色,高度超过膝关节。

12 月 18 日, 尽管莫斯科气温较之 17 日有所回升, 但白天平均气温还是 –21℃,加上阴天又去旷野的郊外,气温肯定还要低上五六度。我们乘坐的军用大巴车比较简陋,没有空调,有点热风也充斥着呛鼻的柴油味。

汽车驶出市区,在白茫茫的郊外行驶了约半个小时后,停在一个标有“贝科夫”路标指示牌的十字路口。

500

1997年野外作业与俄军教员

“我们到了”,战术教员切尔尼耶夫上校站起身子,做了一个下车手势。车门打开后,一股股寒风吹入车内, 气温骤降。 一下车, 我们便踏入二三十厘米厚的积雪中,裹挟着冰雪的冷风迎面扑来,让人禁不住打上几个寒战,顿时感到脸部发紧,鼻腔发僵。在教员切尔尼耶夫上校的带领下,我们顶着凛凛寒风,在积雪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出几百米, 在一个地势稍高一点的缓坡上开始了野外作业。科目是师长在防御战斗中现地研判地形,内容包括确立地理方位和战术方位、研判敌情、明确所属部队任务和配置战斗队形,等等。 

根据教员要求和提示,我们手拿作业地图,依次报告方位,判断情况,明确任务,部署兵力……在冰天雪地里一待就是 2 个多小时,快到中午 12 点回到车上时已是个个脸色发青。

在车上,教员切尔尼耶夫上校对这次野外作业进行了简要讲评,并要求我们作为指挥员学会把敌情我情和自然条件都装在脑袋里,在实地勘察中尽量不使用地图,强调“死学活用”,注重提高实际应变能力。他是一位职业军人, 对教学一丝不苟,从不降低标准,同时也有着鲜明的俄罗斯人性格。在他讲评后,我们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伏特加和几包饼干,原本想暖暖身子,没想到拉近了师生距离,变成了畅所欲言的催化剂。

500

1998年冬季野外作业与俄军教员

一上来,教员切尔尼耶夫上校说:“我们都是军人,有许多共同语言。作为军人,我们注定是要经常与死神打交道的。俄罗斯有句名言,‘你不想打仗,你就要准备好打仗’。所以,练兵习武,精通专业,是军人的基本职责。俄罗斯、中国都是伟大的国家,应该永远友好,共同应对威胁。为此,我会把自己的知识、经验奉献给你们,祝大家学业进步成功!”(此处省略约80个字)

切尔尼耶夫上校的平日威严变成了平易近人,毫不掩饰自己的看法与困惑,使我们有机会窥视俄罗斯军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俄罗斯社会转型时期军人的种种失落,给这个冰雪世界又增添了一层寒意。

切尔尼耶夫上校,他的姓名全称是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切尔尼耶夫,50 多岁,初级指挥院校毕业时以全优成绩获过金质奖章,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时又是全优生,在东德服役过 5 年,历任营长、团长、师参谋长等职。他认为, 俄罗斯是很富有的国家,地大物博,拥有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自然资源,以及先进的工业技术、众多科技人员,国民教育程度也普遍较高。但是,国家领导人却不会利用这些优势,先是幼稚地放弃社会主义,导致苏联解体,现在又天真地仿效西方那一套,结果危机不断,让俄罗斯多数人对国家前途感到没有信心。中国是很了不起的国家,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又进行改革开放,国家发展很有生机。俄罗斯需要一位像邓小平那样的人物,重振雄风,稳步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让教员切尔尼耶夫心寒的是,在军队服役已有 30 个年头,受过很好教育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军队工作尽职尽责,不辞辛苦,但倒头来竟是一文不值,没有成就感、没有自豪感。他说,现在俄罗斯整天都在嚷着裁减军队、 降低军人待遇,让许多军官无所适从和心灰意懒。一个上校军官每月只有 200万卢布,也就是 400 美元吧,这些钱在莫斯科仅够家里五口人吃饭用的,而且两三个月才发一次月工资。

他皱着眉头接着说:“今年我的二女儿考上知名大学,但前 8 个月的学费就是 600 万卢布,我们没有办法,只好让女儿改上收费低一些的其他大学。这次上野外作业课,我妻子事先劝我买一双厚一点的皮靴,可家里就有 10 万卢布,买鞋则需要 100 万卢布。所以,只能穿这双旧的半高靿儿皮鞋对付了!”

“离退休人员的生活更为艰难,我母亲都是快 70 岁的人了,每月仅有 16 万卢布退休金,现在不得不找份工作,隔一天上班一次。”切尔尼耶夫接着说: “现在困扰俄罗斯军官的最大问题是养家糊口问题,一些军官为此不得不兼有第二职业,军人已不再是让人羡慕的职业。尽管这是暂时的,但需要时间,不是一年两年所能解决的问题。我已拒绝去总参军事学院工作的邀请,正在考虑离开军队,另谋职业,解决家庭生活问题……”

切尔尼耶夫的话,让我们深感同情,也认识到转型国家、转型社会背景下的军队面临的艰难处境,如果工资、住房等保障制度和精神心理问题处理不好,将会严重影响军心士气,动摇官兵理想信念,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危及国家安全。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郝智慧,祖籍内蒙古赤峰、出生于辽宁大连。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研究员,居住于北京海淀。1996年9月至1999年6月在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留学,2006年8月至2008年12月在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工作。

主要研究国家安全战略、军事战略、世界智库和俄罗斯军队等问题,出版有《邓小平军事生涯》(专著)、《和平之路:国民党军重大起义纪实》(合著)、《战略学》(合著)和主编《新中国周边大事纪实》、2014年以来的年度《世界智库战略观察报告》等书。

《我在伏龙芝学军事》由现代出版社出版发行,本文转发自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