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马凯硕亲口说,很难想象西方对中国偏见如此严重

开了两天会,各种思想激烈交锋,本来以为大家都已经疲惫了,没想到每次发出文章后,还是有不少读者抢沙发、不断留言回复,让会议君看着很感动,非常感谢大家的坚守。这里也先做个预告,各位嘉宾的发言我们会陆续在风闻社区发布,还请大家继续关注哦。

500

2018思想者论坛的最后一个议题是: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主持人开场就说看到这个议题吓一跳,要知道中国道路以前在世界上是没有人承认的,更不要说它能带来什么意义了。但是两位主讲嘉宾,一破一立,完美诠释了这个议题。

破壁者是马凯硕先生,他首先给了大家一个判断:中国和西方之间关系,尤其是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在未来十年会变得更糟,所以大家要做好准备。

500

马凯硕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春秋高级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创始院长

马凯硕先生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因为过去两百年中,西方基本上主导了整个世界,但现在包括印度、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都在崛起,人类历史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接着,马凯硕先生提到了那张著名的G7照片:

500

未来学家一定会说今天,2018年6月10日,会成为西方历史上非常黑暗的一天,因为从来看到过一个大国总统以如此恶劣言语来诋毁七国集团的历史作用,我觉得2018年6月10日永载史册是整个西方的悲哀,可见西方体系和价值观正在不断垮台和崩溃。

但是在这样的转折时刻,西方是如何应对中国崛起的呢?

西方在各种层面上,利用各种机会指责抱怨中国的做法。他们认为中国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掠夺了其他国家资源,而且他们的确成立了类似于攻击模式的阵营,我称之为“意识形态侮辱攻击”:你如何证明你的中国模式?证明中国的成功不是靠强取豪夺,也不是通过窃取其他国家知识产权,通过欺骗知识和商业道德获取的?

很多受过良好教育、很有思想的西方人士,他们真诚地相信中国政府能够掌权的唯一原因,是压迫中国人民,这是非常荒唐的理念,但这确实是深入人心的一种信念。这就是为什么你可以在西方媒体上看到那么多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

说实话,听到这里会议君是震惊的,虽然知道西方有所谓“中国崩溃论”,有BBC、CNN这样的媒体,但马凯硕先生的描述,还是让会议君觉得难以置信,都21世纪了,难道西方人不读书不看报不上网吗?

500

但在马凯硕先生的话里,西方人有一点是对的,中国作为新兴国家确实崛起,也获得了成功。而西方国家也在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所以G7峰会上默克尔才会急到拍桌子。再加上这届美国总统有点皮,在他的横冲直撞下,旧有的国际秩序遭到了更快的瓦解,大家要么抱残守缺,要么呼唤新的国际秩序。

而中国,不可避免地站到了舞台中央。

500

构建者是张维为教授。张维为教授曾给邓小平做过翻译,他以“邓小平做对了什么”为题,解释了中国道路何以成为可能:

1987年,莫桑比克总统请邓小平介绍中国成功经验。邓小平说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制定政策,关键是经济问题如此,政治问题也如此,不要照搬任何人。

1987年,邓小平会见匈牙利社会主义领导人卡达尔,他讲得很明确,不要照搬西方做法,不要照搬其他国家做法,不要放弃自己的优越性。中国就是在这三不基础上进行大胆探索,找到自己的道路。

时隔三十多年,我们依旧能够从这两段话里,感受到中国当年乘风破浪闯出一条道路的勇气和决心。

500

张维为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研究院院长,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理事

那么,什么是中国自己的道路?张维为教授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政治领域,代表人民整体的政治力量,通过选拔加选举获得合法性。经济领域是混合经济,但我们的混合经济是不一样的,包括国家对战略资源拥有,对土地拥有,包括五年规划、三十年规划,这个能力一般国家是没有的。社会领域,社会和国家高度良性互动,而不是高度对抗。所以中国社会是充满活力也是有凝聚力,西方分而自治,这个不光针对外部世界,也针对内部,现在变得越来越难整合。中国道路是团结然后繁荣,对外也是这样,现在证明这个路是走得通的。

从中美关系、西方分裂可以看出旧有秩序的解构,从中国模式可以看出新秩序的建立。

500

那么,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在哪里?

这一点,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聘教授王绍光总结得最好,他认为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要放在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看:非常穷的国家也可以发展的非常好、在发展过程当中我们没有对外侵略、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是东方文明国家、一个体量巨大的国家也可以发展起来。

最重要的,是要告诉其他国家,发展不是只有一条道路,而是有很多道路。我们只是为广大非西方国家提供了一个又想发展又想保持独立的全新选择,并不是想要他们复制中国模式,这也违背了我们的初衷。

会议君觉得,这大概也是这次思想者论坛的初衷吧。

就在思想者论坛召开的这几天,国际局势也是诡谲多变:G7不欢而散、上合八方来聚、金特会在即……新的历史机遇已经到来,中国该怎么做?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