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一脚右一脚,中国走出了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

一早上会议君都忙着接受各位大咖的思想洗礼,才发现昨天预告发出去之后,有这么多读者在翘首期盼更新,观网读者对知识的渴求不是一般地强烈啊。

500

给你们比心心~

下面会议君就言简意赅给大家汇报下会议的大致内容,有些观点也是自己总结的,并没有经过演讲嘉宾点头同意,如果转述有错,锅都是会议君的。

500

先来感受下会议现场吧:

500

500

早上会议的主题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政治道路,主持人是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老师。张老师在致辞中还跟我们分享了一些小故事,他说31年前当时匈牙利最高领导人、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卡达尔到中国访问时,邓小平曾说不要照搬西方模式,不要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模式,不要放弃自己的优势。卡达尔说他完全同意,但是当他回到国内,国内激进派要实现民族社会主义理想,结果就翻盘了,他自己也退出了政治舞台。后来发生的情况我们都知道了,民调显示大家更怀念变革前的匈牙利,可见有时候思想出了问题,路线出了问题,国家命运就会出大问题。

500

张维为教授

早上的主讲嘉宾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聘教授王绍光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杨光斌。

500

王绍光教授

王绍光教授从改革方向、改革对象、改革路径和改革推动者四个角度,总结了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政治发展道路。在他看来,改革开放不仅仅是经济过程,更是政治过程,涉及各种资源在社会群体之间分布的调整与变化,不管这种调整和变化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在如何看待中国改革开放40年所走过的道路方向时,王老师有段话让会议君印象很深刻。他说:


“对于中国40年经济改革带来的社会变化、政治变化,因为评价体系不一样,不同人有不一样的评价,有一些左翼人认为中国脱离社会主义道路,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或者是邪恶道路。右翼又认为中国有太多社会主义色彩,目标是共产主义,仍然在走老路。他们看到是国有经济太大,还在实施五年规划,最近几年又恢复了约束性指标,而且这种计划一直延伸到地方部门,甚至是国企,很多企业都在做五年规划。

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道路,这个很难有标准回答。不光我们不知道,毛泽东、邓小平一开始也不知道。……我今天讲一个观点,过去40年里中国仍然走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的过程是‘左一脚,右一脚,深一脚,浅一脚’,虽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回头看大方向,我觉得基本上没有改变。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以社会为本体而不是以个人为本体考虑问题,要考虑社会上大多数人福祉。社会主义是在实践当中不断探索。”

500

杨光斌院长的演讲题目是“改革开放40年国家治理之道”,概括起来就是坚持方向、混合至上。方向自然就不用说了,是这40年一直坚持的社会主义方向。特别之处就在于“混合至上”。

“为什么是混合的?一个社会当中有左中右、上中下,再好的学术和理论只能满足一部分人诉求,难免会有一部分人诉求理论极端化,导致理论崩盘。”

500

杨光斌教授

中国采用的是混合型政治体制:民主集中制政体。在中央-地方关系上,中国是政治单一制与经济联邦主义;在国家-社会关系上,中国兼具国家统合主义和社会统合主义。

中国采用的是混合型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核心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国是强发展型国家,国家主导市场经济。

同时,中国还有一个包容性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说“社会主义”是以“社会”为“主义”的,即以民为中心的,这与民本主义的“以民为本”并无二致。社会主义与作为传统文化核心的民本主义的一脉相承性。大多数中国人讲的民主其实就是民本。

500

主讲嘉宾之后是点评和自由讨论时间,这部分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会议君简单总结了几个核心观点:

1. 这个政党和人民都很行

关于这部分,基本分成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秩序之道在于坚持人民主体性的政党,因为人民不会自动实现自己的利益,也很难自发形成先进思想,需要代表性政党来代表自己,共产党政治精英有这个责任自上而下地把先进思想灌输给人民群众。

总结起来一句话:这个政党很行。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共产党给全国老百姓做出过承诺,要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中国老百姓尤其是底层老百姓是当真的。当政党走偏时,民众会有力量做出平衡和纠偏。所以大家心放宽,不要觉得这个制度一下子会偏到什么地方,相信群众、相信党这两个机制会发挥自己的纠偏作用。

总结起来又是一句话:这届人民很行。

但这两个层面不是相互割裂的,共产党人要保持先进性,同时又要不断人民群众吸取新的东西,这是一个互动过程。

总结起来还是一句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可否用中国传统政治智慧来解释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今天政治实践的成功,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智慧有非常深刻的联系,比如民本思想。中国人讲道路的时候不是西方的抽象道理。一事是一理,事和理不分,中国共产党今天政治实践成功很体现我们传统文化政治智慧。社会主义不仅仅是经济命题,社会福利命题,政治制度合理性命题,根本意义上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命题。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谈中国文化要避免把中国文化形而上学化,就好像我们天然有一种叫“中国文化”的东西。实际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中国人。如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的时候,我们假定党是可靠的再来探索党的性质、假设中国文化是可靠的东西,那这是靠不住的。这种态度是前批判的、前理论的。我们在分析的时候,需要有意识地避免这个问题。

3.资本和社会主义

这就比较尖锐了,大家最后也没有定论。

不过基本观点是统一的,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必然是保护资本权利,另一方面又要驾驭资本权力。这种条件下社会主义实际上还有一个标准: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王就是社会主义;以资本为中心,以资本为王就是资本主义。

4.跳出西方话语体系

现场是提到如何向台湾民众解释“党国关系”时引申到了翻译问题,有学者提到,为什么我们今天一提翻译想到的就是中文翻译成英文?

语言不仅仅会影响讲述方式,还会人们影响认识世界的方法。在西方代议制民主框架下,“党”这个词,意味着你代表着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共产党的目标是解放全人类。

今天我们要把自己的故事讲好,应该意识到我们讲的是大同故事。

既然如此,难道一定要中文对应英文吗?毕竟我们是要向全世界解释中国,全世界不是所有人都讲英语。

各位读者君,关于翻译问题,你们怎么看?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