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老子56:什么是“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的“没身不殆”?

    现代流行版本《老子》第五十五章原文:“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像是初生婴孩一样纯真无邪。毒虫不会去蜇他,野兽不会去伤害他,猛禽飞鸟也不回去主动袭击他。他筋骨柔弱,却能够紧握小拳头。虽然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常常勃起,这是因为精气充足的缘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元气纯和的缘故。认识了纯和的道理才真正算是知常理,知常理才称得上明白四达。善于益气养元才真正算是幸福吉祥,能够运用心力之气才真正算是强大。一旦私欲膨胀过度强盛,就肯定会面临迅速衰老,这就叫做失道。任何人不遵循自然大道,都必然会很快灭亡。

     对此,我们还是先要复习一下《老子》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段话的大意是,尽力摆脱私欲功利对你的诱惑纷扰和束缚控制吧!通过聚精会神意守丹田,使自己的身心完全进入清明静谧的自由自在境界。这时,你就会看到宇宙世界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真实景象,我考察发现这原来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世间万物芸芸众生,最终都要回归其根本。回归本根状态就可以称为清静,清静状态就可以称为复归于生命循环,复归于生命循环状态就可以称为自然常态,知道这个自然常态就可以称为聪慧明达。不知道这个自然常态,轻举妄动就必然会惹出祸乱招来凶灾。知道了这个自然常态,处世接物就会大度包容,大度包容就会自觉自律公正无私,公正无私就会统筹兼顾周全缜密,周全缜密就会审时度势顺天应人,顺天应人就会自觉遵循自然大道,道法自然就会均衡发展循环永续,循环永续周而复始就会身死犹存精神不灭。

    接着复习一下《老子》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道法自然天行健以自强不息,从而演化生成宇宙万物。道之德养育万物,无形之气化为有形之象,能量守恒时势流转系统运动自然循环周而复始。宇宙万物必然遵从大道崇尚天德,不需要强迫命令就能够自然形成天伦常理。这就是因为,道创生了宇宙万物,道之德养育了它们,让它们不断发育成长直到成熟,最后又养护它们开花结果繁衍生息回归尘土循环往复。生养万物却不占为己有,遵循自然法则顺势而为却不居功自傲也不要求功利回报,抚育万物生长却不主宰和奴役它们,这就是道法自然的天德。

    再联系上下文来看,从阴阳五行到益气养元,中国人常说的心气、志气、骨气和风气,总是让西方人感到“玄之又玄”。在这个文化特质层面,也很难找到“国际惯例”的“通用语言”。自从“鸦片贸易战争”以来,经过“洋务运动”和“西学东渐”文化洗礼后的中国人,自身都已经很难理解老祖先留下的这个无形之气了。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如果一群人同时观察到正在海上航行的一艘大货船,天文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会很快测算出这艘货船的位置坐标,海洋学家会很快测算出货船所在海域的水文变化数据,气象学家会很快测算出货船所在海域的风向和风力变化数据,船舶制造设计师会很快掌握这艘货船的吨位、型号和技术性能,而商人最关心的则是这艘船上装运的货物品种和离岸地与到岸地。显然,这艘货船此时此刻为何会出现在这个位置,必然是特定指令系统的作用结果。而这艘货船的航行速度,也是地球引力、海水浮力、海水阻力与摩擦力、自然风力和货船发动机作用力的复合效应结果。由此可见,这些自然与人为作用力都是看不见的无形之气,人们能够看到的这艘货船航行现象,只不过是各种作用力的系统效应结果。

    事实上,就像人们看到的这艘货船一样,宇宙世界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是各种作用力的系统效应结果。自然宇宙世界,原本就是无形之气与有形之象互相转化的能量守恒系统循环。无形之气的作用力,就体现为万事万物的系统运动。人们能够看到的有形之象,就是这个系统运动的过程和结果。每个人的肢体动作和行为,就是源于自身元气和心气的作用力。“西学东渐”的科学概念,只是人们对已经认知的有形之象“名可名非常名”,也只是人类智慧对宇宙世界自然大道和自然规律的有限认知。

    因此,对于超出自身有限认知的无形之气和有形之象,人们要么是将其归于“科学无法解释”的“灵异事件”和“自然之谜”,要么就干脆归于宗教迷信的神灵崇拜和“上帝显灵”。在没有创造出这个科学概念的“名可名非常名”之前,人们也常常会把超出自己认知理解范围的事物,统统称为天力之作和神力之作。而距今两千五百年前的“百家争鸣”时期,老子继续传承中国“上五千年”道法自然的大道文化,并且能够用无形之气和有形之象的有无相生系统循环来解释宇宙万事万物,这才真正是西方“上帝万能论”和现代科学概念都无法解释的“文化之谜”。因为耶稣基督降临人世送来“上帝万能论”的“福音”,本身都是老子归天五百年以后的事。自欧洲“文艺复兴”和哥伦布船队殖民征服“新大陆”的奴隶买卖“世界自由贸易”狂飙突进以来,“金钱万能论”和“科学万能论”的“西方文明中心论”大行其道,至今也不过五百年而已。那么,“西方文明中心论”的“上帝万能论”、“金钱万能论”和“科学万能论”,又怎么能够解释清楚中国“上五千年”就已经“始制有名”的大道呢?

     如前所述,人体生命系统和人类社会命运共同体生态系统,都是自然宇宙世界大系统内不同层级的子系统,而且也都是自然宇宙世界无形之气与有形之象互相转化系统运动的过程和结果。任何子系统之“私”相对于外界环境之“公”,都是无形之气与有形之象互相转化能量守恒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关系。如果人体内某个器官细胞因子“私欲”膨胀,超量吸收人体营养而过度生长,这种“私欲”膨胀的旺盛需求就会形成“物壮则老”的恶性肿瘤,进而导致人体系统无形之气与有形之象互相转化的循环失衡和衰竭死亡。对此,西医科学“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技术型思维”,就会在有形之象层面细致检查化验到“基因疗法”的高精尖程度。而阴阳五行辨证施治药食同源的“中医疗法”,则会通过“望闻问切”全面考虑患者与周围自然社会环境系统的互相关系,再用经络针灸技法和取自野生动植物的天然药剂,对无形之气与有形之象的循环运动进行“损益调养”。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生活常识,无需赘述。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经常说肾气、胃气、肺气、肝气和脾气这些无形之气,源于“神农尝百草”的中医之术,还特别重视“心之力”的心气自我调节和修养。如果非要用“西学东渐”的科学知识专业概念来解释,仅仅从医学角度来讲,阴阳五行辨证施治药食同源的“中医疗法”,就已经穿越了西方哲学、西医学、生物学、天文学、气候学、水文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社会学、经济学及心理学等各个学科领域。反过来讲,用现代科学的任何一门“术业有专攻”的知识概念,肯定无法圆满解释“中医疗法”无形之气的“玄之又玄”。

     再回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的“心使气曰强”话题,只有懂得“公乃全”和“天乃道”的“知常曰明”,才能够使自己实现无形之气与有形之象“天人合一”的“没身不殆”。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觉悟境界,就是道法自然法则大公无私抑强扶弱的“天之道”。只有通过“心之力”自觉追求社会公利最大化,才能够给自身与外界环境增添“益生曰祥”的“正能量”精气神。反之,一旦自私物欲恶性膨胀,就必然会产生追求个人私利最大化的邪气,从而不断破坏自身与外界环境无形之气与有形之象的良性循环。如此竞相追逐攀比“先富大富更富最富”的欲壑难填利令智昏,不仅仅会给自身造成“福祸相依盛极必衰”的“物壮则老”,而且会使自己变成传染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均衡发展的“恶性肿瘤瘟疫”雾霾毒气。人类个体生命系统“心使气曰强”的血液循环,只是无形之气与有形之象互相转化的作用力体现。所谓“金融是经济血液”的“金钱万能论”,本身就是私有化商业化拜金主义“纸牌屋游戏”理论创新的歪风邪气,更是“不道早已”的“不知常妄作凶”!

    试问,在长达三百万年的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人类祖先们没有“金融经济血液”,又怎么会实现“知和曰常”的人与自然均衡发展呢?显然,究竟是道法自然法则大公无私抑强扶弱“天之道”?还是道法丛林法则自私自利弱肉强食“兽之道”?这场核心价值观“道不同”的此消彼长零和博弈,根本还是取决于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公私之变”的“心使气曰强”!问题恰恰在于,今天的中国人究竟知道不知道闻道有先后?君不见,无知不可怕,就怕没文化。文盲不可怕,就怕不知道。即便是,“删诗书绳春秋”,周游列国“克己复礼”。又怎奈何,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事不成。“礼崩乐坏”,周期轮回。人世间“上下五千年”的纷争,皆始于“名可名”的“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世路茫茫,问道老子。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三皇时代以前,大同社会天下为公,便是大道之行。五帝时代以后,小康社会天下为私,则是常道大行其道。此便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夏禹传子家天下,君臣等级礼法成。大道常道皆可道,天法人法都是法。盗亦有道名可名,顾名思义非常名。心善渊,事善能,顺天应人时势位。道为术之本,术为道之用,术万变而道不变。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以致用求功名,起步焉能不问道。正道邪道有道术,黑魔白魔变魔术。劳心治人货币术,儒术科技皆是术。文以载道显风流,政以载道名何正?凭谁问,为公为私道不同,此消彼长气相冲。黑白混淆五千年,何人复能辨西东?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