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考作文”——关于”幸存者偏差“

今年高考作文出了个有意思的题目,正好是用来说明“幸存者偏差”的经典案例:英国关于轰炸机生存性的统计结果。

因为根据返回机场的飞机中弹位置统计,大部分飞机是机翼中弹,而很少有座舱、尾翼中弹的。而统计专家指出,这是因为这两个位置中弹,飞机就完蛋了,根本回不来。

有人说这是个馊鸡汤——但并不是,高考作文题目中引用的内容只不过和早期介绍这件事的国内文章一样,没有对事实做全面的描述。而且现实中,关于飞机中弹概率统计的结论也并没有得出加强尾部和座舱,而忽视机翼的结论。

我们看看二战中英国的飞机,甭管是“喷火”系列战斗机,还是“兰开斯特”这类的轰炸机,都不是以装甲强大而出名。在上面统计中得出结论的“尾翼”、“发动机”、“座舱”是要害,应该增强装甲的结论——其实也是废话,因为所有的飞机设计师都明白这个事儿。你看零战取消座椅靠背的钢板,这事儿也被叨咕到现在嘛。

500

英国喷火式战斗机座椅后面的钢板,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弹作用

500

鬼子的零战就没有这块钢板,当时的鬼子飞行员其实也对此吐槽不少

至于说机翼是不是防护的重点呢?我们只能说,这个故事中所讲的是一个幸运的,拥有强大实力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故事,他们有足够的钱和资源给机翼油箱装上自封油箱。

如果把这个故事的主角换成日本——那结论是不是就得变成:“我们的机翼要增强装甲,因为老是中了几枪就爆炸啦……!”

500

英国人研究了半天,兰开斯特轰炸机的损失率依然居高不下

500

500

波音:俺寻思吧,飞机得做的结实点……于是二战中传奇的B-17就纷纷被打成这个德行,依然能顽强回家了

所以轰炸机中的“幸存者偏差”的故事,真正要说明的问题,可能不是以文学性的优美文字,向中国孩子们介绍这个故事的作者心中所想的那样——它真正的要点,只是告诉想要用统计来说明问题的人们:样本的选取是统计学的基本问题,如果把经过筛选的样本当做随机的样本,那么结果就只能是“幸存者偏差”,或者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话来说,这叫“以偏概全”。

在人类历史最广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这个对飞机受伤位置的统计,也只是各国浩如烟海的类似的对武器装备细节改进而进行的相似统计之一。

关于飞机生存性的问题,其实列车长之前也写过相关的文章,大家可以看看。

别念叨“空中坦克”了,现在的飞机中弹都得完 评论 1 军事

但判断一个问题究竟是否“幸存者偏差”,其实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这里说个故事,有一回,我们几个朋友在群里讨论到坦克侧面装甲的问题。有一位熟悉坦克设计史的朋友就说,德国人在设计“豹”式坦克的时候,侧面只有40毫米的装甲,是这种坦克的一个重大设计失误。

然后哥几位就开始围绕这个观点,说德国人这不是按照统计数据,认为侧面不重要吗?

500

巴拉顿湖反击战中,侧面被打成筛子的豹式

500

根据实战统计数据,苏联就十分重视坦克的侧面装甲,玩过《坦克世界》的都知道苏联重型坦克个顶个的都是“侧面黑洞装甲”

然后这位就说,恰恰不是,根据二战中苏联对战损车辆检验的结果,战场上50%的坦克是侧面中弹而被击毁的。所以按照这个结果,战场上坦克中弹率最高的地方其实是侧面。苏联根据这个经验,一直对于坦克侧面装甲给予相当的重视,直到今天,俄罗斯也很强调坦克整个正面60°范围内的装甲防护能力。

而另一位朋友就说你这是“幸存者偏差”,你选取的统计对象是战场上损失掉的坦克,也就是说应该还有很多正面中弹而没有被击毁的坦克不在统计范围内。

然后那位“两脚书橱”就拿出苏联相关报告影印件说你看好了,这是统计的战场上全部坦克的中弹情况,而不是被击毁坦克被击穿位置的情况。

……

于是,群里的各位大佬也都一致认为——二战中德国人的很多坦克设计就是脑子有坑,没啥可说。

又当然,那也只是开玩笑,事实上德国人二战中把坦克设计成那样,也是有着诸多考虑的,比如要满足方方面面的奇怪要求啦,平衡各种关系啦……但总体来说,其很多设计并不成功,也是公认的。

但关于这个话题,还可以继续展开下去。

就是有了统计结果,要用统计结果来指导实践,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比如上面这个例子中,战场上人员的行为不是随机的,在明知自己手中武器难以击毁敌方坦克正面装甲的情况下,自然会更多的去瞄准较为薄弱的侧面装甲。所以这并不能得出坦克的正面装甲可以削弱的结论,可以想象,如果今天解放军去对台作战,那么台湾M60A3和CM12战车正面中弹被击毁的概率一定很高了……

500

台军主力坦克……CM-12“勇虎”战车

500

空地-10导弹出口型蓝箭-7静破甲靶板切片……穿深超过1.5米……

同样,前几年乌克兰战场也有关于坦克中弹的统计结果出来,说有70%的坦克是因为顶部装甲被击穿而损失,这就不知道是全部战损车辆中顶部中弹,还是全部坦克中弹数字统计的结果了。但话说回来不论哪一个,如果70%这个数字不错的话,那至少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俄罗斯没有投入他们早已在纸面上大量装备的新型穿甲弹,目前其大部分坦克使用的应该还是3BM42穿甲弹,需要在较近的距离上才能击穿T-64BV等苏联时代比较好坦克的正面。这也和后来出现的一些新的战场描述有关,据称,在乌克兰坦克战中,东乌和俄军一方的坦克兵,会把双方距离缩短到500米以下,才使用穿甲弹射击,以确保击穿。

换言之,俄罗斯的穿甲弹技术,至少在部队实际装备这一块,距离中国和西方国家,有点距离——中国在洞朗事件期间,给准备参战的坦克部队配发了125毫米3期穿甲弹——这已经不是我国最先进的穿甲弹——它可以在3000米距离上给T-90S坦克正面开洞,而T-90S的装甲防护水平,基本相当于苏联末年的T-80U(560毫米 RHA水平)——如果不是更高一点的话。

500

乌克兰军队以近乎于送死的战法,成功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新纪录:70%的坦克因顶部装甲被击穿而损失……

500

被尾翼稳定托克穿甲弹直接击穿正面装甲的T-64BV,据称冲突中,双方往往会接近到500米内,才用穿甲弹开始对射,基本打中就完了,这么近的距离,老式穿甲弹的威力也够了

第二,东乌的炮兵水平很高,可能使用了大量的反坦克子母弹,甚至末敏弹。而乌克兰军队自己的总结也是,大部分坦克的损失,不是由于技术原因,而是由于坦克的使用上,存在很多问题,很多部队根本不懂坦克战术。

其实关于火力覆盖这事儿吧,之前阿怡同学采访我军两栖旅的时候,就问过他们,如果台军用“雷霆2000”轰你们咋办?

然后他们就说,对于战场上已经疏开成战斗队形,有装甲防护,而且机动性很好,随时可以转移的部队,只要你注意点别把部队集结在一小块地方呆着不动,火力覆盖也很难盖到你头上的。

但乌克兰军队偏偏就是犯了所有可以犯的错误,根据此前我们翻译过的乌军坦克连长的回忆,基本是靠拉壮丁来的乌军坦克部队士气也很低落,他们的典型打法是——找个村子猫起来,平时大家伙在村里的房子里过日子,上边要求打,才开上车,开出几公里,对着大概方向咣咣打几炮,然后就走。结果最后终于被人家发现了“隐蔽”的村子位置,然后一顿炮火覆盖,就损失了好几辆坦克……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乌克兰统计出来的这个数字,对于其他国家的现代战争中坦克防护能力侧重的研判,其实意义也是有限的。

但不论如何,由于真正有意义的现代战争实战机会不多,所以各国都很重视观察别人正在进行的战争。比如,叙利亚上个月拦截美国导弹的战果到底如何?有没有击落JASSM?拦截主要靠什么?这一方面靠大家仔细分析俄罗斯提供的零星细节,比如公开展示的残骸;另一方面,真正要获取实际数据,那还是得凭双方的“铁哥们”关系了。

战争总被称为“艺术”,而很难算是“科学”,就是因为战争中有太多因素,靠统计学也无法得到可靠的结论,很多问题,靠的是“灵光一现”和“即兴发挥”。

话虽如此,但古罗马某位太监名将说了:“战争中的勇气和牺牲精神随时可能爆发,但后勤补给从来不会”——在科技方面也是这样,“灵光一现”的神来之笔是可以出现的,但却远不足以改变国力强弱对比带来的差距。当然了,平心而论,强求中学时代的自己对此有深刻的理解,也不大容易哈。

OK,这就是我今天的“高考作文”,各位老师打个分?

500

欢迎关注本人微信公号“亚洲火车总站”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