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非洲国家打交道,如何避开他们的殖民史记忆

“‘一带一路’会不会给非洲国家带来债务危机?会不会破坏生态环境和劳工标准?”……这些笔者在西方讲“一带一路”时常被问到的问题,在日前内罗毕举办的第20届万寿论坛上同样被非洲朋友反复问及。非洲朋友的提问是善意的、坦诚的,但是也难掩对“一带一路”的疑虑甚至担忧。疑虑和担忧的背后既有对中国缺乏了解的现实因素,也有非洲国家的历史记忆。

500

非洲深受西方的影响,例如肯尼亚政府受特朗普保护主义思想影响,也开始计较对华贸易逆差问题,要求中国向肯尼亚开放市场。与会的一位肯尼亚记者还引用希拉里当年在非洲的讲话:“我们是带着圣经来的,中国人是带着钱来的。”意在批评中国人只重视经济合作,对非洲国家政治发展没什么贡献。

这就提醒我们,中国是与西化的世界在打交道。“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沿线国家的二元性:经济基础是南方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却是北方的。如果中国与沿线国家只是通过西方相互了解,“一带一路”建设将困难重重。现在许多非洲朋友对中国的理解还停留在文革时代,担心中国输出革命,输出意识形态。事实上,对中国抱有上述看法的非洲人绝大多数都没去过中国,更谈不上了解中国。可见,民心相同的关键是直接沟通,绝非借助西方的概念和价值想象对方。为此,笔者建议应成立“一带一路”大学,既培养技术人员,也承担干部学院职责,架起相互了解,心灵相通的桥梁。

一朝被蛇咬尚且十年怕井绳,更何况上百年的殖民历史记忆!非洲国家对“一带一路”的疑虑其实也是历史记忆的现实投影,非洲被殖民者害惨了,怕再次被殖民。再加上媒体的渲染和对中国缺乏了解,非洲朋友们将“一带一路”和殖民主义进行类比也就不难理解了。这种弱者情节导致非洲国家拒绝中欧合作开发非洲第三方市场,生怕被两大巨头玩弄,甚至说这是新老殖民者联手殖民非洲。

500

为消除非洲朋友的疑虑,笔者强调“一带一路”建设完全不同于近代西方的殖民做法。首先,中国没有殖民别人的文化基因。当年拥有世界上最强大船队的郑和都未殖民非洲,今天更不会。其次,“一带一路”遵循“共商(of all)、共建(by all)、共享(for all)的原则,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中国是超级发展中国家(super developing country),非洲是超级发展洲(super developing continent ),中非是天然的命运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根本不存殖民主义的问题。最后,在建国以来建立的独立国防-工业体系基础上,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化,开创了没有殖民扩张、战争掠夺而实现工业化的奇迹,这种不同的工业化路径决定了中国不会在非洲推行殖民主义,恰恰相反,“一带一路”反而有助于解决殖民遗留问题。

为进一步打消疑虑,引发思考,笔者问了非洲朋友两个问题:一、非洲不缺资源,为何不能像中国改革开放那样引进西方资金、技术,补齐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实现现代化?二、为什么欧洲一体化了,而宗主国之间的一体化却不能带来非洲的一体化?笔者接着提出,上述两个问题的关键在于非洲国家没有实现互联互通,而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一带一路”的话,恰恰也是“互联互通”(mutual connectivity)。

先说mutual,西方殖民以来,非洲国家间的相互联系很少,都是与欧洲宗主国联系,两个接壤的非洲国家首都不能实现直航,而要绕道法国巴黎。非洲内部贸易只占非洲各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不到15%。可见,非洲只有globalization而没有integration!“一带一路”有助于纠偏殖民体系下非洲国家与宗主国之间分割的纵向联系,加强非洲内部的横向联系。


再说connectivity,非洲被殖民以后,逐渐成为了西方国家的资源和原材料的来源地。欧洲一体化并未带来宗主国在非洲殖民体系的一体化,非洲市场仍被西方殖民者分割。因此联系依然是单向的、分割的。“一带一路”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入手,以点带线,以线带片,让非洲市场联通起来,从而帮助非洲获得内生发展动力,实现工业化,真正脱贫致富。除了内部的互联互通外,“一带一路”还会给非洲带来两大效应:陆海联通,洲际联动。

目前全球九成的贸易往来要借助海洋,七成以上的GDP来自沿海地区一百公里地带。因此,近代由欧洲人开创的全球化实际上是海洋型全球化,广大内陆国家难以分享这种全球化的红利。五年前,习近平主席在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意在扭转这种不平衡的全球化。蒙内铁路连接肯尼亚首都内毕罗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通过陆海联通让肯尼亚内地和东非寻找到出海口,融入全球价值链,进而实现经济腾飞。蒙内铁路是肯尼亚第一条标准轨铁路,开创了肯尼亚铁路建设新的时代。洲际联动,更是让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非洲通过印度洋、北非和地中海、中东地区融入欧亚大陆的振兴——丝绸之路的复兴。

非洲不但没能深度参与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进程,反而被边缘化了。欧洲由于资源匮乏,其技术创新以节约资源和原材料为导向;美国的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其创新以节省劳动力为主要考量。而劳动力价格低、资源丰富又恰恰是非洲最主要的优势,因此非洲不断被边缘化。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将在未来十几年内取代非洲的比较优势,“一带一路”就成为了非洲实现工业化必须抓住的最后机遇。此外,“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中国模式也有助于改变非洲国家被边缘化的处境。在一些内陆的发展中国家,按市场经济规律是很难获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的。但是中国的国有企业、银行可以提供开发性金融贷款,从改善基础设施开始,逐步培育市场经济所需的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只有中国能为非洲国家提供第一桶金,改变它们被全球化边缘化的命运。

“一带一路”的成功也折射出时代矛盾——世界公共产品供给缺口日益扩大,但美国领导能力、意愿、诚信却全面下滑。而“一带一路”旨在解决人类重大关切,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就使得它获得了最高合法性。例如,世界上11亿人尚未用上电,其中非洲就有5亿,中国国家电网长距离、特高压输电网能够实现成本最小化,若将此升级为全球能源互联网计划,势必会推动人类共同现代化。在TTIP、TPP和再工业化等无果而终或遥遥无期的情形下,“一带一路”倡议就成为全球金融危机后最可行、最有影响的国际合作倡议,引领了世界经济走出低迷、振兴国际和区域合作的大方向,也给全球投资者带来了希望。据美国彭博社预测,到2050年“一带一路”将新增30亿中产阶级。

非洲虽进行了长期探索,绝大部分国家仍没有找到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面对英国脱欧和特朗普的美国,非洲国家对西方模式深感失望,纷纷向东看。从发展靠援助到学习中国自主发展经验,进而搞招商引资、改革开放,非洲国家越来越重视学习中国的经验,非洲的中国时刻正在到来:把中国资金、技术、市场、企业、人才和成功发展经验等相对发展优势同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人口红利和市场潜力紧密结合起来,必将创造出新的发展奇迹。中国现代化经验最为鲜活,与非洲合作政治基础最好,中国梦正激励和塑造非洲奇迹、非洲梦。“一带一路”是世界的希望工程,非洲是希望的大陆,与“一带一路”进行目标、任务、经验、智慧对接最为积极。埃塞、坦桑尼亚、肯尼亚、刚果(布)成为中非产能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国家。在中非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宣布的中非十大合作计划中,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区域航空网、基础设施工业化的“三网一化”,正在推进非洲的横向互联互通和区域合作,改变非洲被全球化的命运,打造非洲版全球化。

总之,一带一路正在改变非洲命运:从被全球化到全球化的本土化,帮助非洲从政治上站起来到经济上站起来,真正去殖民化。中国的今天就是非洲的明天,这正是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500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