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教皇还保守,更重要的是比英国人保守 ——爱尔兰为何如此反堕胎

1

一切起于宗教

爱尔兰是天主教国家。天主教认为胎儿是生命,堕胎意味着杀生。与其它天主教国家一样,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爱尔兰政府都对堕胎实行严禁政策。直到今年5月28日

500

爱尔兰女性庆祝废除堕胎

爱尔兰反堕胎问题由来已久,与这次公投最直接相关的,就是1983年的全民公投。作为公投结果,宪法第八条被附加条款:“胚胎享有和母亲同样的生命权”,这直接导致了25年来执法、判罚对堕胎的持续高压政策,非法堕胎最高可判刑达14年监禁,即便是遭遇性侵怀孕或胎儿畸形,都不能例外。

有禁令就有黑市。每年差不多有3500名爱尔兰女性被迫前往其它国家进行堕胎,多数去了邻近的英国,通过非法渠道购买堕胎药物的也不在少数。高压政策还导致了一系列惨案,标志性的事件就是萨维塔案。

500

印度人Savita

2012年印度孕妇萨维塔怀孕17周后自然流产,到爱尔兰医院就医时被院方拒绝,导致败血症死亡。萨维塔案对爱尔兰社会造成极大震撼,青年群体中长期蓄积的不满被点燃,许多支持堕胎的青年走上街头抗议高压法规。

500

 抗议者持维塔照片在爱尔兰国会大厦外面举行抗议活动

2013年,法规终于第一次略作放宽,允许在危及母亲性命的特殊情况下进行堕胎。直到前几天的这次公投,最终促成了开放合法堕胎的跨越。

反堕胎法条只是爱尔兰保守气氛的一个体现,类似的还有离婚限制。1937年,爱尔兰宣布独立,在最早版本的宪法中就明确禁止离婚。这一法律规定足足执行到1996年,才在全民公投的宪法第15次修正案中删除,但仍规定必须过去5年中累计4年的分居,并通过法院裁定判决,才能完成离婚。时至今日,爱尔兰也是全世界离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2

经济越发达,公民越自由——爱尔兰除外

500

世界宗教分布地图

从分布上来看,以天主教为主要信仰的国家与地区,主要集中于拉美、非洲中部与欧洲。然而,在堕胎、离婚等政策方面,欧洲天主教地区与拉美、非洲中部地区已经显著不同:

500

 2013全球堕胎政策地图,由红、浅黄、深黄到绿色,自由度相应增大

(来源:Center for Reproductive Rights)

最主要原因在于欧洲的经济远远领先于其它天主教地区:

500

 2013年世界人均GDP分布

经济体繁荣,居民消费能力高,社会自由度就提高。教育水平高,公民的思想自由度也会增长。工商业繁荣,技术阶层的阶层的发言权就会压倒传统精英。所以,除了少数石油富国外,大多数国家的社会自由水平和经济水平成正比。

然而,爱尔兰的人均GDP与政策保守度却一反社会规律,堪称全球最极端。教皇方济各2016年已经公开放宽对堕胎的禁令。爱尔兰政府到2018才肯就此进行公投。

教皇方济各宣布所有神父宽恕赦免堕胎行为的权力无限期延长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11月21日报道,教皇方济各11月21日宣布,将“慈悲禧年”赋予给所有神父宽恕赦免堕胎行为的权力无限期延长,并创立国际贫穷日。

在一封给所有愿意阅读的人的信中,方济各表示,虽然“慈悲禧年”已经结束,圣门关闭,但是心的怜悯之门依然敞开。他重申上帝的宽恕是没有限制的,呼吁所有的神父宽宏大量接受信徒的忏悔。这位教皇在信中写道,为了让请求和解与主的宽恕之间没有任何障碍,他特许所有的神父,从现在起,依据各自的职责、能力来赦免堕胎罪。

http://news.sohu.com/20161122/n473788398.shtml


3

极端才有存在感

时间回溯到16世纪。

1529年,英国议会通过一系列宗教改革法案,以新教为国教,脱离罗马教宗控制,爱尔兰人继续留在天主教会。宗教矛盾和政治矛盾交织,英国与爱尔兰进入了漫长的互相恶心的历史:

17世纪,大批英格兰及苏格兰新教信徒在政府支持下迁徙到爱尔兰东部,掠夺爱尔兰土地建立农场;英国革命期间,爱尔兰人支持国王反对革命,1653年克伦威尔镇压爱尔兰起义后,颁布《迁徙法案》将4.4万爱尔兰人迁至贫瘠地区,政治上劣势的爱尔兰人逐渐变成新教移民的佃农。最严重的时候,爱尔兰八成土地归英国地主,爱尔兰人天天组织农民起义,其中一支就名为“护教派”。

爱尔兰气候多变,在北大西洋涛动影响下,爱尔兰地区暖期多暴雨,冷期多霜,农业产量波动较大,经常灾荒。所以新大陆土豆一经引入,立刻获得欢迎,土豆的高产使爱尔兰佃农们可以有充裕的淀粉来源,人口随之暴增。为了增加土豆产量,爱尔兰人还发明了隆土种植技术,将土豆一层层种成封土堆,一度达到亩产17吨。爱尔兰人口从1740年的不到300万增长到1844年的800多万,反过来加剧了对土豆这种高产单一作物的依赖度。

在当时人们不理解土豆晚疫病菌问题,长期没有脱毒处理的土豆,终于在1845年爆发了全爱尔兰范围的大规模腐烂退化,进而发生了著名的爱尔兰大饥荒,直接导致爱尔兰超过100万人死亡,150万人移居海外。英国人近在咫尺,而且能从全世界获得粮食供应,对此却无动于衷,加剧了爱尔兰人的仇恨。时至今日,爱尔兰史研究,仍然以大饥荒作为分界,划分成饥荒前、饥荒后两部分。

1858年,爱尔兰兄弟会成立,在美国的爱尔兰裔也成立了芬尼亚兄弟会。芬尼亚兄弟会甚至在1866年攻入加拿大以打击大英帝国。争取自治是爱尔兰人的核心议题。

为了争取独立,在一战期间,20万爱尔兰人为英国冲上前线,阵亡超过6万。但爱尔兰北部的新教徒可以组建完整的师,而南方天主教徒必须分散到各团,可见英国人对爱尔兰宗教独立倾向始终保持警惕。战后,英国政府镇压1916年都柏林复活节起义,以叛国罪处死15名起义领袖,亲手把本来群众基础薄弱的独立组织领导人送上“民族英雄”的神坛。结果就是二战中爱尔兰选择了亲德仇英的态度。1945年,希特勒自杀后,爱尔兰总统亲自到德国大使馆吊唁,可见在爱尔兰眼中,英国人是个什么形象。

历经逐步升级而错综复杂的暴力斗争,1921年爱尔兰国民大会终于用微弱票数通过了尚有诸多不平等条件的英爱条约。1932年瓦勒拉及芬尼亚党赢得竞选,爱尔兰与英国的关系进一步被切割,1937年底通过新宪法,1949年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自然退出英联邦。

留在英国的北爱尔兰,占总人口1/3的天主教徒仍然饱受歧视,20世纪60年代还爆发了天主教平权运动。随着冲突升级,1969年英国政府派军队进入北爱尔兰,驻扎长达20年。1970年北方爱尔兰共和军从南部分离出来成立“临时派”,主张通过暴力手段统一爱尔兰。截至1998年双方和平协议签订,暴力冲突已经造成3500人死亡。

漫长的爱尔兰问题背后,不论冲突还是谈判,宗教组织一直都在背后发挥着影响。最典型的案例是20世纪70年代爱尔兰天主教会亲自下场,参与组建爱尔兰共和军临时派等暴力机构。所以说,爱尔兰人的宗教保守,对天主教的热爱,很大程度上是被英-爱矛盾逼出来的,英国人信新教,我们必须就必须信天主教;英国人因为资本主义而越来越自由化,爱尔兰人就必须守住老传统,否则无法在文化上证明独立的合理性。

主动选择保守主义甚至文化倒退,来强化自我认同的案例,历史上并不少见。翻开之前的欧洲堕胎政策地图,可以发现,除了爱尔兰,波兰在欧洲工业化社会中也是突出的保守特例。这是因为波兰急于证明自己属于西欧,必须通过刻意的保守主义来和俄系斯拉夫民族切割,与旧社会主义阵营切割,所以在天主教和伦理问题上特别敏感,敏感到了拒绝变革的地步。

500

欧洲分地区堕胎率,可见波兰一骑绝尘

中国人也一样。19世纪,中国先败给欧美,再败给日本,洋务运动的成果在世纪末烟消云散,底层群众因此彻底丧失了对西方化的信任,转而支持文化上最保守的义和团,反对一切现代化的机器和知识。

总之,在特殊的情况下,保守主义可以和反抗运动结合,获得暂时复兴,但从长期来看,社会解放既是科技进步的原因,又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想在当代世界上获得一席之地,崇拜传统是没有出路的。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我们都知道,中国最终通过五四运动彻底否定了旧文化旧社会,走上了进步之路。爱尔兰人消灭比教皇还坚定的天主教保守主义,也是一样的逻辑。

本文来自“马前卒工作室”微信公号

作者:高流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