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基层教育是伟大的事业

原创分享

这两篇关于《老师·好》的文章算过度解读吗?

如实相告,这两篇文章是totally的过度解读。

经由电影里面的一个画面,去联想到曾经经历和正在经历的生活,然后把它们表达出来,这不是一部影评或者观后感应该做的内容。

《老师·好》,讲的是一个师范生到老师的过程,讲述的是一个典型的基层教师的基本状态。

电影中也好,现实中也罢,教育资源是永远都稀缺的。全天下的教师的天赋分布有不同、术业专攻、生活条件、个人兴趣、从业条件也不一样,最后一定会导致教师群体呈现出一个橄榄球状结构。有很多伟大的老师,不一定都能永远冠上“名师”的头衔,但是他们扎根在一线,辛勤工作、夙兴夜寐,只是为了让孩子们好一点,拥有一个“走出去的机会”。或许他们一辈子都是默默无闻的,但是在我心里面,他们都是英雄。

       500

为什么要我觉得“苗霸天”——苗宛秋这个形象塑造得好?因为真实。

500

不同于豆瓣最高赞的评论,苗宛秋其实是最接地气的。

苗霸天之前长期被评为优秀教师,他护着作为奖品的自行车和奖杯时候那种得意感,何尝不是你曾经面对过的老师。“事事争第一”的完美主义精神把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画像描摹得非常清楚。

在生活方面,面对分配住房和“私下收费补课”的问题,他也会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心里面有想法和欲望,但是情理和情面上又放不下,反复纠结,最后选择了放弃。这不是一种说教,而是对人的行为和想法的一种还原——即使“光明伟正”的老师,他们也是普通人而已。正常人有的东西,他们都有,只是因为个人的品性和职业责任,他们会有不同的取舍而已。

老师确实不“必须”放弃补课的报酬和良好的环境去山区支教,但是作为一部电影也好,作为生活中实际的一部分也好,“讴歌老师”不是为了标榜模型,而是为了让我们记住我们生命中的那些英雄。

500

“为众人抱薪者, 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绝大多数敲键盘的人,都没有机会长期到一线去。

包括李建勋也是,我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看到的学生,和基层教师在两年内基础到的学生,一定是完全不一样的——更何况我所去的“基层”,止步于县中学,那么镇上和村上的学校呢?

所谓的教育,不仅仅是在明亮的大楼里面听大师讲解科学态度和人文关怀,在更多的地方,教育还意味着在天南海北那些没有人关注的地方,孩子们同样有机会和权利去学习“常识”,学习基础的技能,去争取一个和别人同台竞技的机会。

教育最缺的是什么?

不是良好的硬件,良好的软件,甚至不是“名师”和优秀的“管理”,教育缺的是决心和信心。

教育最缺的是“我本可以”开拓到“我可以”这样的一种勇气。

我这个人不喜欢两件事,一个是责备,一个人抱怨,这两件事情没有任何意义。

小时候我乡下老家门口,乡上的中心小学(和中学并建)10点上课,4点下课,当时在县城里755的我完全羡慕这样的生活啊。但是我再长大一点,去到有些村民家里的时候,他们5,6点起床,能够在10点赶到学校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在极其少数的地方,驱车几小时+步行几小时能够去的,还是“不那么深的深山”。这不是魔幻,而是一种现实。这是我几年前曾经感受到的生活,也是现在我身边人正在努力去改变的现状——哪怕还有一个人,一户人面临这样的问题,就永远会有怀着热心和善心的人站出来,顶在最前面。

       500
     

这是我上周看到的一条五十多岁的乡村教师的朋友圈,而这条朋友圈的下面紧接着就是一位在美帝TOP3深造博士后的学长的朋友圈。两种生活同时出现在一页屏幕上,要我没有感触是不可能的。我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两个世界:我能够看到基层公务员和教师冲锋在教育扶贫的一线,也能够看到大洋的另外一端,精英们如何在科学和科技的前沿打拼和冲刺——这也是我不喜欢辩论和责备的根本原因,大家屁股坐的位置不一样,想的问题也不一样,今天需要处理的事情也不一样。

当有的人在我面前骂应试教育如何如何的时候,我没有回嘴,但是心里会很委屈,不考试,那你让这些孩子们怎么办呢?他们可能到死都不知道雅思托福GRE是个什么玩意。

在当初学历史地理课程的时候,我考据过水质问题,水中含矿物质过多,水性偏硬,会加重人的“躁”性,在加重结石病等一系列生理疾病的产生和遗传风险的同时,对人的性格和智识发育也有很多的影响——而这部分水,还是经历过集中过滤和优化处理的自来水。

那么对于“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很多地方,人是没有机会去选择自己的生活环境——而事实上,即使在村村通自来水的现在,因为主客观原因,依然有村民依赖泉水或者井水。况且,自来水解决的水质的问题,并不能解决水的属性,不能解决水中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影响问题。

水的问题尚且如此,其它问题呢?

基层教育也好,教育扶贫也好,人和事必定都非完美的。好比这个世界上有的“老师”是恶魔,有的老师却是实实在在的天使,电影和生活中,善良、正直、负责的老师,永远都值得赞美,不是吗?

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是死板、拘束、乏味,但是它们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知识状态不是吗?

一个人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这是在学习数学,同样的一个人能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基本运算,能够算出来这块木头要锯多长多宽,这个商品怎么买,怎么用最划算,这也是一种数学呀?

知识是不分等第,不论出身,没有高低贵贱的。

我相信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未来和明天,但是应试教育是希望和今天

18年的200元,可能不够一个人在徐家汇或者五角场吃一顿好的,但是在中国的某些地区,这是一个学生一个月的所有开销——他们中的很多人还会把这些钱省很多出来,给弟弟妹妹玩玩具,多买一次回家的车票——就像节约与钱的多少无关,这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模式、

那些能够得到支教资源和扶贫帮助的人是很幸运的——国家的精准扶贫,大量公务员和教师走到了最深处的基层去,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他们也是一群伟大的人。

即使是“穷山恶水出刁民”,即使是遇见了太多不思进取也不想奋斗的人,但是如果一百个人中有一个人怀着善良和勇气生活,那么他的梦想也应该得到尊重和帮助,不是吗?

一个人的认识基于他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于他的履历和认识,也基于他客观层面上的认识能力和主观层面上的认识愿望。我上中学的时候,有同学就责备我的文章私货太多,主观性太强。这当然不好——可是,大部分时候,我只能从自己的经验感受和认识方法去切入问题的一个方面——以我现状的能力来说,我既没有深入研究的条件和能力,没有在广泛的、普遍的、去个体化的研究基础之上,我是没有能力去宏观解剖一个问题的。

我不到三十,吃过的饭还没很多人吃过的盐多。大家阅历不一样,看问题的切入点就不一样。屁股坐的位置不同,想法自然也不同。就好比我没有能够长时间在基层教育或者教学单位长时间待过,只是每年去一些普通中学做所谓的“信心教育”——无非是把当年试卷或者三年试卷拆解一番,然后告诉学生们,虽然你们成绩现在不理想,但是你们也应该有机会和勇气去改变自己的生活。

而我并没有像基层教师,或者支教老师那样切切实实地去改变他们的教育和生活。

几年前我去一所从职业中专变成高中的学校讲座时,对着一个班的“差生”,我做了一个试卷拆解的工作,把每道题的考点、考查方式和答题格式给孩子们讲了一讲。这在当地的“好班”或者大城市的大多数班级来看,这是最简单、最基础和最普遍的工作,但是孩子们说“课任老师从来没有给我讲过这个方法”。

我不能去推究里面的原因,可能是老师有自己的安排和计划,可能是老师讲过了但是同学们没有反应过来,但也有可能老师没有这种心血和精力,或者老师上课只是照本宣科念一下,或者“语文老师”根本不是语文教育专业出身的,或者学生们仅仅是“配合”我才故意这么说——到底如何,我并不知道。但是一个差班嘛,除了他们自己的老师和孩子们的父母,有谁会关心呢?孩子们可能自己都不在乎。

大家都感觉高考语文难嘛,好像努力不努力成绩上反映都一样。

但是淌过那趟独木桥的人,能够从几千人几万人中侥幸跳出来的人,只要看一眼一个人的语文成绩,他大概是什么样子,起步什么样的学校,全部都一目了然了。

有人对我说高考算个什么“千军万马”杀出来,对于我生长的那个地方,很多人穷其一生,这几张试卷已经是人生中最艰难的一役了。

你在教育强省和经济弱省都一样,命运的公平就在于你需要不停的努力去争取到一个看见光的机会

就像前文中粘贴的评论一样,这部电影“太不接地气”了,是呀,都9102年了,谁还在“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呢,谁还在什么都不要,勇敢去奉献呢?

但我生命中就有这样的人,他们读师范,回家乡,甚至有很多在Top5名校读书的同学,最后都选择了回去。的确跟大都市快节奏的生活相比,跟996奔波生存的北漂上漂广漂相比,他们是寻求了一种安稳的生活了。但是另外一个方面,他们也确确实实在用自己的能力去改变家乡。

这样的生活我们可以不喜欢,这样的人生我们可以不选择,但是那些正直的人,奉献的人,勇敢去建设家乡,回归基层的人,永远不应该被嘲笑和否定。

一切的变化来源于什么呢?

某一次,当地一个中学的“差班”老师自己掏钱,让我去给他的学生们开讲座。本着拿人钱财,替人办事的精神,我以为只是一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宣讲。但是我走到教室里,看看孩子们穿的衣服,看看孩子们听课时的认真眼神和由衷的鼓掌,那种震撼感是刻骨铭心的。最后你再去听老师讲这些孩子的背景,讲基层教育困顿的现状,才会越来越对自己学生时代眼中的那种“差学校”、“差学生”有另外一番认识。

未必所有的差学生都是坏孩子,但是所有怀揣希望的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光。

苗霸天这样的基层教师,就是这样的光。

我记得我走的时候,学生们问我“老师,你以后会回来当老师吗”,我说“应该不会了”,孩子眼神里面的失望跟我朋友留学之前对我说“出去了就不回来了!”那个时候我眼里的空洞、失望和伤心是一样的。也许,我想去另外一些地方,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帮助孩子们吧?

我的朋友问我,你是活在上世纪80年代吗?

我想可能是在我“自作多情”的时候,对生活的感触更敏感一些而已吧。

在看《我和我的祖国》的时候,看到张译扮演的工作人员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条件下去处理核反应装置的时候,我的眼泪就掉下来了。并不是说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有了问题不能够批判,而是很多人“嫌弃”我们生活“怎么这么无聊”的时候,完全忘记了现在的生活是前人拿命给我们换来的。

       500
     

好比现在的教育,很多人能够跟另外一部分人坐在一个教室里面学习,能够有机会和闲暇去抱怨自己出身不好、机会不好、运气不好、能力不行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忘记,自己的“操蛋的生活”是父母、老师、伴侣、朋友和每一个好心人,是整个社会和国家活生生给你抬起来的。

没有战争和动乱,已经是社会和时代给我们最大的红利了,不是吗?

电影里面的苗霸天偏爱“优等生”安静,每个人的学生时代何曾没有一个这样的老师和同学呢。随着叙事的展开,我们才发现原来苗霸天有自己的“私心”在里面:因为时代的原因,苗霸天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但是却没有办法去就读,于是当他遇见了安静,开心地对妻子说“这个学生比我当年还好”,眼神里面是希望,是愿望,是生活可以变得更好的信心。安静是苗霸天的寄托,也是苗宛秋的祝福。

“去北大”,是补偿自己的名校梦,补偿自己没有实现的另外一种人生——另外一方面,作为一位普通的教师,他的梦想是自己的学生可以有机会去争取“努力向上的权利”,去发光,去发热。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未必是一种傻气;服务、奉献和牺牲,这更不是一种说教。

一个人选择帮助他人,愿做蜡烛,去做最平凡最优意义的事情,永远都不应该被嘲笑。

基层教育是伟大的事业。基层教师,立德育人的“苗宛秋”们更是一群值得“大写的”人。

我很认同的一个信念是什么呢?

人活着就是受苦,但是因为我,我曾经受过的苦他人不必再受。

这才是真正的理想主义。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