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还是海洋?江东之主的抉择

500

中央之国的形成<先秦篇> [第69节]

 作者:温骏轩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500

越国在勾践之时的国土范围,我们在《越国控制范围示意图(称霸之时)》中已经标示出了。如果与两代吴王在江北打下的天下相比,越国的实际控制区可以说是有增有减。

  我们先来说说减的。

  越国控制范围图  

500

首先,无论是吴国,还是越国,他们在成为江东之主后,最大的对手都是江汉平原上的楚人。“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地缘格局,使得双方在共饮一江水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因长江而发生地缘冲突。

在吴国为江东之主时,为了对抗如日中天的吴国,楚越两国实际上达成了战略同盟。现在轮到越国在江东坐庄了,理论上楚越两国应该会立即“化友为敌”了。对于勾践来说,其实还是希望能够与楚国维持和平的关系的。因为勾践其实很清楚,当日吴国虽然经过精心谋化,在“柏举之战”中一举攻入郢都,但最终楚国还是复国成功了。越国如果要和楚国再战的话,其实也很难取得更好的结果了。更何况经过灭吴之战后,越国的人力资源也消耗很大,江东的吴国故地还需要花费时日来融合。

因此勾践在灭吴之后,将当日吴国在淮河流域攻占的楚国土地还给了楚国(以夷、六、潜三城为代表的淮河南北的土地)。也就是把淮河中游地区基本让了出来。自己保留了淮河下游的土地。对于这种结果,楚国当然还是很满意的。毕竟如果要硬拼的话,楚人也没有把握从越人手中夺回这些土地。现在越人肯主动示好,并没有理由不接受。吴楚在淮河流域的这种平衡持续了160多年。不过双方的地缘矛盾终还是有爆发的一天,公元前305年,越国还是败于楚国,退回至钱江以南。

  三楚示意图  

500

除了在淮河流域有所收缩之外,越国在泗水中游也作出了调整,具体的就是将吴国原先侵占的宋国土地还给了宋国;并将鲁国南部,吴国吞并一些小诸侯国所占据的土地,送给了鲁国。这些调整一方面树立了越国在北方诸侯心目中的威信;另上方面也让越国不象吴国那样树敌太多。

对于越国来说,作出这些调整是有其必要性的。正如我们之前所分析的那样,如果越国硬要守住这些土地,在缺乏山脉作为屏障的情况下,守得了一时,也守不了一世。因此勾践并没有驱使被征服的吴人,去开发泗、淮流域,而是将之驱至宁绍平原,去帮忙开发经营越人的大本营。

如果光看越国的一述调整,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认为勾践是一个不思进取,没有太大野心的君主。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越国之所以作出这些调整,从根本上来说是顺势而为,充分发挥自己的地缘优势。因为与吴国的地缘优势在内河之上不同,越人的优势主要在海上,所以让自己的国土,尽量沿海布局,以期随时得到海上力量的支持,是明智之举。这种战略调整,也让越国的国运得以支撑到战国后期。

即然我们说越国的地缘优势在海上,那么在泗、淮流域都有所收缩的同时,越人在沿海地区,越人就没有理由再后退了。事实上与吴国相比,越人在对沿海地区的控制上,要更胜一筹。

500

如果越国希望控制住东部沿海地区,首先需要对外越地区进行直接的管辖,以增强自己的海上力量。因此在灭吴后的第二年,勾践就派人在些区筑城,以稳固自己对外越地区的控制。至于筑城的地点究竟是在温州还是台州,亦或是在二者之间的温岭,还需要依赖进一步的考古发现了。

按照常理,在灭吴之后,越国其实应该把国都迁至太湖平原的中心——吴都,以更好的控制整个江东平原。但这时的越国,已经严重依靠海上力量支持了,因此处在平原中心,远离大海的吴都并没有成为越人新都的当然候选地。在大部分时期,越人还是将主要的政治中心,放在南靠浙闽丘陵,北临杭州湾的“会稽”。或者说绍兴平原山海之间的地理位置,更能充分发挥越人的地缘优势。

在稳定了对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的控制之后,越人需要在北方沿海获得必要的支撑点了。而如果要达成这样一个战略目标,齐国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当日吴国也作过同样的构想,只不过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吴人挑战齐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其实更适合控制内河湖泊。而越人则与之相反,海洋是他们优势地区。

如果我们沿着海岸线,越过长江口北上的话,会发现大段的滩涂地。这在分析“江南省”时已经作过说明了。整个江苏境内的海岸线,由于缺山,绝大部分是不存在天然港口的。这种情况一直到江苏北部的连云港才有所改变。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连云港地区有一小块单独的山丘,海拔要高于周围地区。这也让连云港市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江苏省唯一的海港城市。

500

不过在春秋时期,海平面要高于现在,连云港地区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大陆,成为了岛屿。为了控制沿海地区,越人在这个岛屿之上也建立了据点,以为中继(目前在连云港锦屏山已发现了越国筑城的遗迹)

当越人沿海路北上,布局至“连云港”时,实际上还不会与齐人发生冲突。如果勾践及越国的野心不够大的话,其实完全可以止步于此了。不过吴王夫差既然已经在黄池“称霸”,那么吞吴之后的越王勾践就没有理由只是偏安于东部沿海了。只是连云港这个小岛,固然能够为越人在长江以北的海面上营造一个据点,但由于地理上不与大陆相连,并不能发挥太大的战略作用。因此越人需要再向北,在山东半岛上获得一个港口,以为支撑。而这就必须与齐国发生矛盾了。

越人在山东半岛选定的登陆地点叫作“琅琊”,位置就在现在青岛所在的胶州湾的西南。如果从地形上来看,正是五莲山脉与东海的那个夹角之上(现胶南市琅琊台),当时齐国已经将势力范围渗透至此,并在其西北设立琅琊邑。

越人之所以选择这个地点登陆,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如果从地理条件上考虑,瑯琊东北部的胶州湾会是更好的选择,正如青岛在近代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一样。但问题是,胶州湾的背后就是胶莱平原,而胶莱平原现在已经是齐国的腹地了。如果越人希望占据胶州湾的话,势必会引发与齐国的全面战争,而这是越国所不愿意看到的。

500

因此越国最终还是将目标锁定在琅琊,并在此筑城。而五莲山脉与东海之间的这条狭长地带,原先是由莒国及一些小型的东夷部落所控制。齐国也只是刚刚渗透进来,并没有进行过实质的经营(甚至可能没有真正派军控制)。所以对于越国的强势介入,齐国选择了退避,并在五莲山的北端,筑长城以防止越人(包括后来的楚人)进一步的北侵。

附:齐.地缘结构图(注:齐长城入海处南部的那个海湾,就是越人筑城的琅玡台所在地)

500根据史书记载,越王勾践在灭吴之后,曾经将国都迁至“琅琊”。这一点让很多人无法理解。因为琅琊的位置离齐国实在太近了,并且远离越国本土。如果按照陆地扩张的原则来看,越国实际上是没有能力控制这块“飞地”的。

由于这种选择有些不符合常理,因此对于“琅琊”的具体位置究竟在哪,一直有不同的声音。除却我们刚才所说的位于齐长城南部,山东省胶南市的琅琊台以外,江苏的连云港地区(古属赣榆所辖)是最被怀疑是“琅琊”的真正地点。

实际上前人的这种怀疑,都是基于陆地思维,在陆地上进行扩张,的确是需要将所控制的国土连成一片,并且一般不能过于狭长,否则很容易被对手切断(特别是在没有山川进行保护的时候)。问题是海洋扩张的形式与陆地并不完全相同。在海洋上进行扩张时,你并不需要控制所有的海岸线,而只需要控制住相应的港口就行了。而越人如果想要控制东部沿海的话,在东瓯——杭州湾——连云港——山东半岛,这四个地点依次建立据点,就可以达到目的了。

当然,连云港和琅琊台的地理条件固然能够为越人提供相应的港口,但如果要作为越国的国都,还是欠缺足够的战略纵深的。因此更大的可能是越国只是将二者作为威慑北方诸侯,保护其沿海领土的军事据点,而非真正的政治中心。

在越人强大的海上力量面前,唯一有能力挑战的只有齐国。不过越人“聪明”的选择,并没有侵犯到齐国的核心利益。并且越国强大的海上力量也并非吴国所能比。更何况越国的陆战能力亦让人胆寒,特别是那种不怕死的打法,让富庶的齐人更愿意与之和平共处。(史书记载越人派到琅琊台的是:“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虽然不可能与齐国打一场全面战争,但足以威慑齐人)

经过对淮、泗、海三地的调整之后,越国实际上已经与楚、齐、鲁、宋等国达成了地缘平衡。一方面越国通过主动让出吴国所侵占的土地,向邻国示好,树立自己的形象;另一方面则通过向东南方向收缩江北的国土,建立强大的海上基地,来确立自己东海大国的地位。

现在的越国,无论是从实力上,还是声望上都可以称霸了。因此勾践也随之渡过淮河,在泗水河畔(今山东滕县,也就在现在的微山湖西,枣庄的北面)与齐、宋、晋、鲁等诸侯会盟,并号称霸王(项羽后来就“继承”了这个称号)

为了让这个程序更加完美,已经势微的王室也派人参加了这次会盟。不过周天子是不可能给勾践封王的(当年楚人倒是提出过这种要求),他所作的表示是将越国由那个专属蛮夷的“子爵”,升至“伯爵”。这样做不仅等于认同了勾践在诸侯中的霸主地位,也算是为越人洗刷了“蛮夷”的身份。对于越人来说,也应该满意了。

吴越的部分就分析至此了,越国的基本地缘结构在战国时期稳定了很长一段时间。只不过越国所占据的那些土地,本来就不是北方诸侯与楚国争夺的重点。因此在战国时期,越国大部分时间其实是游离于中央之国的政治舞台的。

对于中央之国的诸侯们来说,黄河流域仍然是天下的中心。而黄土高原上的山西高原以及渭河平原则是争夺这个中心的枢纽地区。它们的归属与走向在公元前后,直接决定了中央之国的命运。因此我们还会花费笔墨,对这两个地理单元的代言人“秦——晋”二国作重点分析。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