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吕弗40年前说,欧洲导演在国内实在混不下去了才会去好莱坞拍片,这是啥心态。。。

前段时间在家养病,翻旧书橱找到本特吕弗的影评集,尼玛老娘年轻的时候这么爱学习啊,然后发现当年买完就没看过……好在是轻型纸印刷,对不能承重的膝盖很友好(orz),带着在火车上打发时间。

500

特吕弗据说是新浪潮里评论最高产的导演,这本书囊括了他从1950年代到80年代在各种期刊发表的文章、给他人的书做作的序、跟朋友的通信等等。创作者是个话唠对像我这种总猜不透的观众真是很友好哈哈哈哈。

翻到这篇《美国电影的复兴》,是1979年特吕弗为《法国电影》戛纳电影节特刊撰文,蛮有趣。比如他站在70年代末来看,认为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国产影片的拍摄力度,使好莱坞大片风光锐减。好莱坞想要继续生存唯一的出路是“追根溯源“——通过细致地再现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场面,为全世界观众提供视觉听觉的冲击。

“路易·卢米埃尔在电影诞生初期拍摄的纪录片式的影像——《火车进站》、《出港的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美国人很快意识到只有让列车脱轨,使船只翻身才能超越日常性,自那以后,他们成了虚构电影无可争议的冠军。”

这个冠军地位捍卫至今。

特吕弗由衷欣赏斯皮尔伯格和卢卡斯这样的导演,还曾在斯皮尔伯格的《第三类接触》里客串一个科学家,但没有在好莱坞执导过电影。

“在好莱坞,一切都在变化,但一切都未曾改变。这个地方对外国人永远热情好客,只要他们进去时能把鞋底擦干净(为了使他们的鞋底不带祖国的痕迹)。三年来,好莱坞的摄影师一直不同意奈斯特·阿尔芒都在加利福尼亚工作,可当他们看到泰伦斯·马力克在加拿大拍摄的《天堂之日》时,他们被阿尔芒都的摄影技术征服了,于是公平地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颁给了阿尔芒都。——慷慨的美国人常常建议我去他们的国家拍片……事实是这样的:一位欧洲导演只有在他重新回国工作的几率降至零的情况下——比如政治事件之后——才会希望在好莱坞获得成功……只有当他绝望之际,只有当他处于生死关头,他才会买您这样的选择:‘是好莱坞,还是失败。’”

中国导演的心态貌似不是这样呢。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