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后战场是抗日大后方?说这种话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大家都知道我国抗日战争有国民党军主导的正面战场和八路军、新四军主导的敌后战场两部分。

主导的意思是在两大战场中,谁的力量占主体。因为八路军也会参加正面战场作战;而有的国民党军也在敌后作战,这一点要意识到。

不过在讨论这个之前,有相当一部分国人不知道敌后战场是什么意思。

500

他们认为的敌后战场是在国民党军的后方,也就是说日军跟国民党军作战,而八路军是在国民党军的屁股后面。

稍了解点常识的话,我们都知道国军的后方是大西南,而八路军、新四军是在华北、华东作战,其战线是超越了国军防线的,怎么可能是在国军的后方躲着?

实际上八路军、新四军的作战区域是日军战线的后方,因此称为是敌后。

500

有的人又要说了,你都说是日军战线后方了,那肯定没几个日本人了。这又是一种没有常识的体现,因为日军战线的后方是他们的占领区。

1937年到1939年,国军虽然在历次会战中付出了上百万人的损失。但是却没能挡住日军进攻,华北、华东、华南多地沦陷,战线已经推进至内陆,集中在河南、安徽、湖北、湖南一线。

日军占领大片区域后,要维持占领,其在较大城市通常会驻扎联队级兵力,在小县城通常驻扎中队级兵力。

500

为了维持占领并推行以战养战的政策,日军会大肆掠夺占领区的劳动力、粮食、矿产等资源,以弥补其战争消耗,并将多余资源再投入战争。

如果在日军占领区,没有强有力的抵抗,那么其将慢慢消化掠夺来的资源,中华民族的抗战将更加艰难。

而八路军就是打进了日军占领区,在这里建立根据地领导民众抗战的,换句话说是在日占区一步步夺回国土和解放民众的,这才是真正的敌后战场。

500

民兵在制造榆木炮

很多人认为正面战场艰难,而敌后战场悠闲,其实根本就根本没去了解过抗战的实情。

正面战场尚且有前线,有后方,守军直面一个方向的日军,但凡大战起码不会是突然性的,更不可能时时刻刻处于作战当中。

尤其是1941年到1945年抗战胜利这四年多时间,正面战场上日军只要不进攻国军,那么国军就绝少主攻攻击日军。在滇缅战场发起反攻,主要还是想打通运输线,并且这一战区美国人还有一定的主导权。

500

日军在河北平山县构筑的碉堡群

而这几年的敌后战场,八路军实际上处于日军的四面包围中。日军推行囚笼战术后,更以无数碉堡割裂了根据地的联系,并以碉堡为据点经常性地发起大扫荡,八路军即便是化整为零也要时时刻刻处于战斗当中。

很多人以为只有大会战才有资格叫抗战,而敌后战场日军投入10个步兵大队以上兵力的扫荡多达上百次,哪一次反扫荡作战的规模小了?

比起大会战的牺牲,八路军的反扫荡作战同样是付出鲜血,怎么就不叫抗战了呢?

500

牺牲的八路军战士

的确,反扫荡作战中,绝大多数战斗都是小战斗。三两个战士与日军拼刺牺牲,这样的战斗的确比不上轰轰烈烈的大会战,但是这些烈士就不是抗日牺牲的吗?更何况这样的小战斗成千上万次,累积起来的数字是很惊人的。

而且请大家注意,国军兵力远高于八路军,而且能得到全部的国外援助;而八路军只能靠对敌缴获来补给自己,连子弹都供应不上,这种情况你说谁更难?

道理讲完了,接着我们列数据。

500

1941年,国民党军阵亡145788人、负伤138322人;1942年国民党军阵亡88435人、负伤114464人;1943年国民党军阵亡43537人、负伤82337人;1944年国民党军阵亡103385人、负伤103929人;1945年国民党军阵亡57762人、负伤85658人。

合计伤亡为963617人,其中有10余万人损失于滇缅战场。

1941年,国民党军总兵力约500万人,伤亡率为5.68%;1942年国民党军总兵力约510万人,伤亡率为3.98%;1943年国民党军总兵力达到历史最高点的650万人,伤亡率1.93%;1944年国民党军总兵力600万人,伤亡率3.45%;1945年国民党军总兵力570万人,伤亡率2.51%。

500

相较于全面抗战前三年半,国军在主战场战损了高达200余万人的部队,就知道抗战中后期正面战场的强度和烈度是全面降低了的。

那么在一些人嘴中,“游而不击”的八路军在同期损失了多少人呢?

1941年,八路军阵亡约22316人、负伤约39775人;1942年,八路军阵亡约16235人、负伤约27568人;1943年,八路军阵亡约11119人、负伤约18031人;1944年八路军阵亡约10416人、负伤约22992人;1945年,八路军阵亡约12298人、负伤约23592人。

500

独臂将军左齐和战友们在缴获的重机枪前

以上总计伤亡204342人,这个数字为国军同期战损数的五分之一略多些,但是我们要知道八路军的兵力基数长期只有国民党军的十五分之一。以伤亡率而论,是远高于后者的。

1941年,八路军总兵力305000人,伤亡率20.3%;1942年,八路军总兵力340000人,伤亡率12.83%;1943年八路军总兵力339000人,伤亡率8.59%;1944年八路军总兵力500000人,伤亡率6.68%;1945年八路军总兵力90万人,伤亡率3.99%。

与上文中国民党军同期伤亡率相对比,1941年八路军伤亡率是国民党军的4倍、1942年八路军伤亡率是国民党军的3倍、1943年八路军伤亡率是国民党军4.4倍、1944年八路军伤亡率是国民党军的2倍、1945年八路军伤亡率是国民党军的1.6倍。

500

伤亡率都是不是相当,而是成倍数了,你能说敌后战场更轻松吗?

实际上日军在正面战场停止了大规模进攻后,主要部队就转为维持占领区并消化资源,以支持其太平洋战场方向了。

在八路军、新四军活动区域的日军占侵华日军的总兵力数依次为1941年75%,1942年63%,1943年58%,1944年64%,1945年69%。

500

因此八路军伤亡比例远高于同期国民党军就很好理解了,以上我们仅统计了八路军正规军损失,而难以统计的游击队、民兵的牺牲同样巨大。

当然了,在战争中只讲伤亡与牺牲,却不谈战绩那就是耍流氓。否则在土木堡输光了五十万大军的王振就是大英雄,而领导北京军民打赢了保卫战的于谦就是“游而不击”了。

抗战相持阶段到抗战胜利,日军的屡次围攻使得八路军损失很大,其在根据地推行所谓的三光政策更是造成了尸山血海。八路军人数从高峰期的40万人一度下降到了30万人,根据地人口也大量下降。

500

捣毁日军碉堡

但是日军的目的是消灭八路军,他们没达到。到了1944年,敌后战场已经开始局部反攻;到1945年8月15日前,敌后战场的大反攻中收复的有名有姓的县城就有58座。而正是因为大反攻中收复了大片国土,八路军兵力才在这一年度得到翻倍增长。

敌未消灭我而我大量歼敌,并收复大片国土,这叫不叫胜利?

而正面战场在1941年到1945年的表现如何呢?

500

只要日军不进攻,那国民党军也不进攻。尤其到1943年,整个正面战场上几乎没有什么大战。很多国军是坐等美军打败日军迎接胜利,而不是靠着自己的浴血奋战夺得胜利。

因为缺乏对日军大举进攻的必要准备,国军在1944年豫湘桂战役中遭到日军猛攻后手足无措,而招致战略性失败,在短短几个月时间中就丢掉了4座省会、146座城市、2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使得6000万国民沦于敌手。

尽管1944年为了争取打通美援通道,滇缅反攻获得了胜利。但是在美国人心中,依靠国民党军消灭在华日军的可能已经不复存在。于是才有了之后的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及美军在华直接登陆的作战计划。

500

同时,因对国民党军的失望,实际上来华的物资也远少于预期,只占到了二战期间美国对外援助的1.8%。

到1945年,正面战场的反攻姗姗来迟,到了日军投降前夕才在桂柳战场发起反攻,还打成了夹生饭。而在日本投降前一个月,正面战场丢掉了18座县城。

我们这样对比不是说国民党军不抗日,但毫无疑问的是,在1941年到抗战胜利期间,正面战场的残酷度是不如敌后战场的;而且国军抗战的成绩也确实难以令人恭维。

500

哪有到1944年同盟国军队还出现战略性失败的?哪有同盟国战场在胜利前一个月还在丢失国土的?

希望以本文能让大家了解下抗战的真实情况,只有铭记真正的历史,才是对那场战争最好的尊重。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