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赏析| 我在托尔斯泰眼睛里,找到一个“吃豆人”

写在前面的话

为什么又要写“技术赏析”,最直接的理由,就是有妹子说想看。23333

之前在上博的巡回画派特展开始后,写了篇克拉姆斯柯依《无名女郎》的赏析,本来很想继续写,但无奈太懒太累,到特展结束也没有再动笔。感谢她,才有了现在这篇。

列宾的托尔斯泰

这次巡回画派特展,最出名的画当属《无名女郎》,其次大概就是列宾的画了,比如这幅《托尔斯泰》。

500

列宾在俄罗斯艺术史中的地位,对中国艺术和中老年艺术爱好者的影响,有大把资料可以搜,我就不讲了。

反正去了几次,总有老先生老太太在嘀咕,这个是列宾的吗?那个是列宾的吗?还有人说,这次画展不行,列宾的没几幅……拜托,这又不是列宾个人展,其他画作也很不错啊。

言归正传,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就从托尔斯泰的眼睛看起吧。

原画88厘米宽,两个外眼角间的距离,几乎正好是10厘米,让大家对笔触的尺寸有个概念。

500

两个眼睛最显著的特征是——不同,这也许是灵动表现的重要一环。人当然不是完全对称的,但在许多画作中,两眼的差别会更小些。

这次还是拉出蒙娜丽莎小姐姐来比对下,毕竟听过的人比较多……

500

蒙娜丽莎的眼珠,色调有些微差异,在处理上总体是差不多的。而托尔斯泰的左眼,明显处理得更透亮,显得右眼光照较弱,换言之,就能更加凸显他眼窝陷入,鼻梁挺拔,让目光更有深邃感。

右眼的特殊之处,在于有一处浅色的缺口,近看像“吃豆人”,远看倒是增添了一丝大作家的机敏灵动,堪称“智慧之光”。

500

鼻尖、鼻梁、左眼下方的高光几乎是纯白,加上右眼下方和右侧鼻翼的浅色,进一步凸显了立体感。高光虽说不是什么非常稀奇的手段,但如何在色彩差异和笔触都极为明显的情况下,保持整体的和谐,不令人感觉突兀,还是需要磨练的。

要不然,托尔斯泰就要成为“油腻的老年男人”了。

仔细审视画面,发现一个可能略有些意外的效果,在红框内,表现亮处的浅色笔触下缘非常显眼。这当然不可能是列宾无力处理,比如旁边的黑框内,笔触就轻浅柔顺,没有这样的留存。

500

意外之处在于,当远观画面时,这些笔触下缘似乎成为了额头褶皱的一部分,而且比用其他颜色去描摹皱纹可能更为浑然天成。

不过,技术赏析不等于把所有细节都吹捧成大师的精心设计,那就和某些阅读理解题一样,容易跑偏。笔者对面部的处理,也是有些疑问的。

托尔斯泰左眼的外眼角,比右眼的内眼角更暗——不用怀疑是周边色彩对比产生的视觉误差,我用取色器比对过了;也不用怀疑是照片的光线问题,因为官方图片也是一样。

从光线可能进入的角度看,从左右眼下方的高光看,这种错位不大合理。我用软件简单处理了下,“对调”了两个眼角的明暗关系,似乎更为和谐点?

500

(上为调整后的眼角,下为原作)


再往下,可以看见鼻子下方的阴暗区域(图片呈现的是10厘米,这块阴暗区域大约只有4.5厘米),横向笔触与胡子的纵向笔触略有交叠,特别是托尔斯泰鼻子右侧下部,颜色过渡较为柔和。

500

但在胡子的主要部分,则又敢于使用近乎黑和白的颜色,轻扫于灰黄色彩之上,既显示沧桑感,又呼应明暗关系。

至于下面的大把胡子(图片呈现的同样是10厘米宽),更见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技巧。大部分笔触轻巧,扫过时还保留着画布的纹路,斑驳纷杂。至于部分散在周围的、更轻巧的笔触,倒是痕迹分明,色彩上则与衣服自然叠加。能够想象,在实际生活中,边缘的少量胡子可能更加卷曲,色彩也更“透明”。

500

胡子是托尔斯泰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厚重、严肃之外,部分胡子的随意感是对其性格表现的重要补充。 

这种严肃-活泼、规则-杂乱的对比并非孤例。比如托尔斯泰左手的书。(画面呈现的部分宽20厘米)书页侧面的线条整齐规则,而打开的内页,无论是笔触方向还是颜料厚度,都呈现出别样的风格。

500

真实的书面,肯定不会这么杂乱,当然也不是列宾的能力问题。甚至可以感受到这样一种隐喻:书的内外对比,也是托尔斯泰严肃外在与活跃内心的对比。

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解释列宾的布局:为什么要呈现托尔斯泰近乎完整的全身坐像?毕竟这相对减少了表现面部神采的空间。

也许列宾既想展现高大的形象,引导画者视线略微仰视这位文学家,也方便在一片黑衣中,布置并凸显这样的细节对比。

右手也值得一说。作为尺寸的参照,4根手指基部的总宽度,约为250px。手指总体而言还是比较简洁的,明暗清晰,但细看起来,暗部的色彩颇有变化,立体感很强。

500

关键是食指微抬的处理。在我看来,紧握扶手这类有特定情绪的动作,可能反而容易表现。但如果是自然状态,没有什么变化地简单扶着,却不一定能画好,比如模特可能真的只是四指并着,画出来却产生拘谨感。托尔斯泰食指微微前移至相对明亮处,则可以透出一种泰然自若。

写在后面的话

说起艺术欣赏,最基础的就是你认识哪个作者,认识哪些画。

再往前一步,一般会想知道作者和画的背景,结合些情感、意图神马的。有了自媒体之后,冒出一些讲故事的高手,说得更加引人入胜。

普通人到这里也就满足了,但总有些兴趣更浓厚的人,会进入到技法层面,想了解具体的表现手法。

就拿列宾来说,很多评论都会讲他擅长刻画人物心理,但想刻画心理的画家、爱好者大有人在,当意识具备时,没有技术也是白搭。

再深入下去,最理想的境界,也许就是把背景、情感、技巧全部融会贯通,有条件的还可以加上自己的临摹实践再创作,去理解作者、甚至超越作者。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几个步骤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都有所涉及,但在不同阶段有所侧重,螺旋上升。

前两步,一直都有许多人在从事。第三步的技法欣赏相对要少很多,提到的往往也是蜻蜓点水,用一些“技法娴熟”之类的话,就对付过去了,或者只涉及一两个局部。

美术考试的技法教材倒是不少,但这和艺术欣赏不是一回事。

至于第四步,往往已经是部分艺术从业者在学习、实践、生活中的个人追求和感悟,一般也不会流传到普通爱好者群体中,我也没有这个意图去尝试。

所以我希望开启并延续这个系列,主要就是针对第三层的,介绍一些自己在看画时对细节的体会,让对技法有兴趣的爱好者有一个探讨的起点。有看错的地方,也欢迎批评。

初步设想,所有谈论的画,应该都是自己亲眼看过的,否则细节未必能看清楚;而且在文中最好能呈现自己拍到的清晰局部——一般比网上流传的细节图片都要更大、更清晰,否则也难以传递体会。

本来想集中消化“巡回画派”的画展,但英国泰特博物馆的风景画也已经来上海了……以后还要把上博的国画精品刨一遍……压力山大啊~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