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是“虚假繁荣”吗?

【2018年5月25日-26日,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举行,包括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德国前总统、世界中小企业联盟主席武尔夫等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3000多名政要名流与商界代表云集参加了十多场大会与各类论坛。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文受邀主持其中“智能制造”专题论坛并在第二天下午大会上发言。现将发言完整内容整理如下:】

500

王文:感谢主办方的邀请。这两天与数十位国际企业高管深层交流,深切感受到中国制造仍然高度被世界看好的盛况。这种对中国制造业的高预期超过我此前的想象。要知道,当下,逆全球化浪潮席卷各国,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耸增,制造业一度被舆论唱衰。近年来中国还不时曝出制造企业群体倒闭的消息。一些外国智库研究报告也在讲,中国制造业劳动力优势已丧失,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中国制造业只是“短暂的辉煌”,或是“虚假的繁荣”。近年来,还有一些西方报纸刊登“中国经济将崩溃”的论点。

不过,这两天,我看到上千位国际企业高管自发到合肥来,听说还签约了数百个项目,这不正说明大家以“用脚投票”的方式,认定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发展潜力仍很大,未来必然成长为“制造强国”吗?

这两天,我在就餐、茶歇、来回会场间与许多国际朋友交流,问他们对中国政府的最大建议或感受是什么?说实话,我很少听到外国企业的抱怨,反而很多是感谢。三菱电机执行董事富泽克行先生昨天讲的一句话令我作为中国人很感动。他说,作为日本企业,在中国考虑更多的,不只是企业,而是如何为中国当地做出贡献,因为受到了当地政府的许多照顾。

500

我从外国朋友眼中看出,中国政府是全球最重视制造业、并给予制造业发展真正“优先政策选项”的政府,没有之一。这是我近日感受到中国制造业被世界所看好的制度优势、也是第一原因。这些年,我们很清晰地看到,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所有行政主官都带着紧迫感在考虑智能革命下的产业发展与创新驱动。昨天开幕式上,安徽省省长李国英先生有一个很有趣的演讲细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他说,安徽要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工效率最高,营商环境最优,投资获得最大的省”,然后在0.5秒钟后加了“之一”两字。我觉得,他加的“之一”是对的。因为中国几乎所有省市自治区都在争相做这些事,都在深化改革,推出各项减政放权的制度等等。

昨天还有一位外国企业家对我说,没有任何国家像中国官员这样如此优待企业家的钱,他们不像欧美政客那样想着为选举而筹资,“钱不会到官员的腰包,反而是那些官员会向你推荐当地好的项目”。昨天马鞍山市专门设午餐招待大家,市委书记挨桌敬酒,每桌都亲切地问“这一桌外国朋友有到我市来投资吗?”这是怎样的“拉票”精神啊。其实,中国官员的确不必担心所谓的“选票”。因为只要地方发展,他们就得到了最大“票仓”。

更重要的是,在政府影响下,多年来,中国社会也有对制造业发展保持永不松懈的热情。现在,在遍及全国的900多家五星级酒店大堂,那些在交谈的企业人群,我敢保证,讨论最多的话题多半是智能制造背景下的转型与发展。这说明,中国制造业这些年来出现的企业倒闭并不是制造业的没落,而是产业的升级换代。这与欧美国家那样呈现产业空心化的状况是完全不一样的。

500

第二,除了政府的制度优势外,全产业链的技术优势是中国制造业发展将长期被看好的技术原因。新中国成立以后,经济一度陷入倒退,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改革开放前,中国就已逐渐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目前,从低端生产,到中端组装,再到高端智造,从品牌、采购、营销、服务到创新升级,从资源整合到技术转换再到信息供需,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产业链复合度、完整性像中国这么强大。刚才有位中国企业家告诉我,“绝大多数创新产品理念对中国企业家来说,只要一看一听,在中国就能在一两个月内找到制造企业将其大批量地复制、生产出来。”中国这种高效与批量生产的支撑能力,在任何国家都没有,这恰恰是当下“优于设计、钝于生产”的欧美设计师们的天堂,也是全球处于同一起跑线“智能化革命时代”让中国形成“弯道超车”优势的关键。

第三,人才优势也是中国制造业发展被全球青睐的关键因素。与欧美国家过去20年优秀学生都投入金融、工商管理、法律等学科不同,从1990年代后期中国大学扩招以来,中国平均每年产生500万左右优秀理工科毕业生,创造了8000万-1亿人左右的工程师社会人员储备。比如,像承担“神舟”飞船、“嫦娥”探月工程的数万科技人才当中,35岁以下的占66%。每年还有三四十万留学人员回国,中国正在掀起最大规模的海外人才归国潮。中国私企近年来也成了人才的聚集地,比如,在华为公司,就拥有10多位院士。更重要的是,中国具有全球最齐备的全门类、全跨度的工程师群体,人均劳工成本至今仍是日本的1/5、欧美国家的1/7,这使得产品制造在中国仍然长期享有“物美价廉”的保证。

第四,市场优势更是中国制造业未来遥遥领先于西方的重要保证。14亿人的统一大市场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近年来,像成都、合肥、武汉、郑州等数十个二三线城市在制造业与消费市场上的集体爆发,让中国经济呈现了成功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中国每年新增2000万城镇居民,居民60万亿元的固有储蓄正在逐渐转化为支出,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使得中国在2018年底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市场。加之“一带一路”倡议试图塑造国际互联互通格局,以形成中国主导的更大统一市场,这些都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继续在中国喷发的积极背景。

当然,中国的挑战也不少。中国支持制造业的政策配套与执行力度仍然不足,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仍有待检验,多层次投融资体系仍不完善,全球经济增长起伏对中国的冲击越来越大,中国教育水平与消费促动需要提高,制造业一些核心技术的突破仍未见曙光,“工匠精神”在中国要发扬光大难度很大,人均劳动生产率提升道路很漫长,城市病与生态污染治理仍很迫切,社会舆论时时出现的消极干扰也很明显。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肯定不是坦途,但至少从这次世界制造大会笔者所亲历的现实看,世界看好的正是中国敢于面对现实难题、且有解决难题的社会勇气与战略定力。这也正是中国制造业有前途的根本动力。

再次感谢!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