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金会”成不成随便吧!

在今天做个时评人,日子真苦。特总晚上发声明说取消“特金会”,害得一群人开夜车写评论,隔天老先生又发个推说峰会仍可能如期举行…得,好好的周末瓦特了。

那到底举办不举办呢?还有半个月时间,按现在这个颠三倒四的频率,恐怕还得折腾几个回合。到最后,双方的戏码都出尽了,眼球都赚足了,各自的面子也都保住了,峰会最终成不成还就真的无所谓了。

其实,计划中的美朝峰会,并没有必需的共识基础。这一点,早在4月底高调的“金文会”和板门店宣言发表之后,美国方面已经清楚了——半岛无核化的形势并未比以前更好,拟议中的“特金会”只是个空中楼阁,或者说是两个世界级演员的一个水中戏台。

回顾一下,半岛的无核化蓝图是朝鲜主动拿出来的,当然可以理解为是联合国加大制裁力度造成的结果,但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是朝鲜在其系列核导试验终于达到一个可以暂停的水平上之后采取的新政。

如果主要是后者,那么从平昌冬奥会开始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局,其实也是朝鲜新政的一部分。到了4月27日的金文会面,实现历史性握手,并发表板门店宣言,“无核化蓝图”已然有模有样了。

但由于这个“无核化蓝图”是朝鲜版,不是美国版,更不是四方版或六方版,它的作废几乎是注定的。关键在于,朝韩中美各方都矢志于在朝鲜无核化问题上掌握主动权,主导进程,并赢得最大利益,所以都不会轻易接受单纯的朝鲜版。

这才是各方参与画蓝图的真正目的,而“特金会”本身并不是目的。

先看朝鲜方面。通过两个非常重要的立场,即可明白其根本意图。一个是“板门店宣言”的第一条:韩朝确认民族命运自决的自主原则;一个是针对联合国决议的CVID,朝鲜只接受完全弃核(C)一条,而绝口不提可核查(V)和不可逆(I)。将这两个立场合起来,隐约可以看出一句潜台词:朝鲜民族的命运自决,就是要通过长久拥核来保障,来实现。

理解到这一点,就会明白,朝鲜拿出的这张蓝图,不太可能成为各方共同的行动路线图。

美国当时就看穿了这一点。板门店宣言发表后的第二天,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约翰·博尔顿即抛出了“利比亚模式”论,而在三天后5月2日新任国务卿迈克·蓬皮奥发表就职演说时,又进一步将CVID改成了PVID,即“永久、可核查、不可逆地解除”。

这两个表态,就不是在勾画蓝图,而是在撕毁蓝图。从那时起,“特金会”就已经飘在空中不接地了。

朝鲜显然也看明白了这个情况,但已没有退路,于是金正恩于5月7日飞往大连,与习近平再次见面,寻求支持。

这个举动,并不是寻求挽救“特金会”,而是试探在面对美国压力的情况下继续实现既定目标——核保障下的民族命运自决——得到中国支持的可能性。

无论会谈结果如何,40天后第二次“习金会”,客观上进一步刺激了美国,从博弈的角度看,美国认为自己处在了更加不利的地位上。

接下来韩国的举动基本上是添乱。也是出于力争主动、避免被边缘化的动机,一方面极力强化朝美沟通中间人的角色,甚至露出了想要挤掉中国的马脚,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配合美国的立场,在缓和南北关系的同时,继续开展例行军演。

几个不靠谱的动作下来,客观上也是在撕毁而不是勾画蓝图。最后被朝鲜以空中格斗军演为借口取消了计划中的板门店南北会谈。

回顾一下,从4月27日朝韩双方板门店宣言,到5月16日朝鲜宣布取消板门店会谈,短短20天,相关各方没有一方是“相向而行”,都是各行其是,那么当然就是今天这个结果。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乱局?为什么不能更认真、更成熟一些处理这个复杂事务呢?

答案是:归根结底,现在相关各方乃至整个世界都还没有真正准备好,来认真面对朝鲜这个世界级玩家。这个新兴的“核小国”现在做的事情,就是要通过实质上的长久拥核,来彻底实现朝鲜民族的命运自决。此举所包含的全部历史含义,以及全部现实地缘政治含义,并不是几个月里几个象征性的首脑会谈所能承载的。

除非相关各方都真正明白了朝核问题的复杂含义,否则半岛无核化路线图永远画不出来。如此来看,如果美国根本不在状态,也没进入情况,那么“特金会”举行不举行其实也无所谓。取消之后,反倒有助于回到问题的原点,看清问题的本质。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