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亚太主战场失利,背后“窝里斗”另有玄机

【文/陶短房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

对于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而言,2018年5月乃至整个2018年,中美贸易战问题与朝核问题无疑是其对外关系舞台上的两部重头戏,而已在北京和华盛顿分别进行过一轮的中美有关经贸问题磋商,和尚未举行即已炒到火热的“特金会”,则无疑是摆出一副好斗面孔的他,涉外“主战场”中亚太范围内最重要的两处。

在两处“主战场”打响之前,部分美国传媒和观察家认为“先下手为强”的特朗普会在中美贸易会谈上大占便宜,由号称“豪勇七蛟龙”(Magnificent Seven,好莱坞大片名)的7位贸易团队顶尖成员组成的空前高规格代表团定能居高临下,大有斩获;至于“特金会”,鉴于朝方在平昌冬奥会释放暖意于前,“4.27”金-文“板门店握手”展示诚意于后,“无核化”、接受监督、“改革开放”等久违词汇和各种示好言行不断涌现,6月12日的拟定会期、新加坡这一拟定会址也早早高调对外“吹风”,这也足以让许多人相信,即便“谈出点什么”仍需假以时日,至少“谈起来”是板上钉钉、毫无问题的了。

然而两处“主战场”很快双双出现戏剧性转折。

中美贸易问题,以3位部长/阁员、3位白宫“西翼”高级幕僚和1位大使组成的“豪华团队”5月3-4日在北京匆匆来去,“除了继续谈下去外别无共识”,气氛也难言愉快;“特金会”问题,原本已声言“弃核”并表示23-25日开始拆除丰溪里核试验场,计划于16日与韩国举行又一次高级别对话的朝鲜16日当天突然宣布对话取消,随后朝鲜副外相金桂冠发表声明谴责美方态度,直到特朗普宣布取消这次会谈,剧情完成大逆转。

500

耐人寻味的是,两处“主战场”的波澜陡起,都和两路美国团队醒目的“窝里斗”有关。

先说中美贸易战。

5月17日中国副总理刘鹤率代表团访美,与美方展开第二轮中美经贸问题磋商之际,美国新闻网站Axios率先披露称,“七蛟龙”中两位最醒目的成员——美国财长姆努钦(Steven Mnuchin)和白宫高级贸易顾问纳瓦罗(Peter Navarro)不仅始终达不成基本共识,而且访问北京期间两人竟在中国政府办公楼外草坪上恶语相向,大声对骂,声音高亢且互相尖叫,“所幸未有中方官员在场看见”。

众所周知,纳瓦罗是此轮美国针对全球众多贸易伙伴的贸易战导火索——对进口钢铁和铝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的始作俑者,也是特朗普一系列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政策的“总设计师”,是白宫贸易团队中对自由贸易和全球化最为敌视,对中国态度最为强硬和顽固的一位(他早在2011年就和别人合写了一本名为《中国之死》Death by China的书,鼓吹不惜代价和中国打贸易战),而姆努钦则是几经折腾后,特朗普贸易团队中为数不多公开支持自由贸易的代表性人物,且早早就表示中美间应寻求妥协,应极力避免发生贸易战,这样的两位人物原本“冰炭不同炉”,却被硬凑在同一个代表团里,在同一个“主战场”并肩作战,正所谓南辕北辙,不乱才怪。

再说“特金会”。

在这个“主战场”上负责为“正戏”预热的,是两位美国外交团队中最重要、但也最“年轻”的核心成员——不久前刚刚因前任戏剧性离职而匆忙上任的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和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John Bolton)。和中美贸易战领域异曲同工的是,这两位“先锋官”同样“自相矛盾”:蓬佩奥连日来大秀红脸,不断强调“只要朝鲜弃核美国将帮助朝鲜人民过上好日子”;博尔顿却一而再、再而三大谈所谓“先弃核后补偿”的“利比亚模式”,甚至一厢情愿地表示朝鲜应主动将核材料送往美国保存,让核专家出国定居,然后美方再“视朝方表现决定是否给予经济补偿”,最终触怒了原本就疑云未散的朝方。

500

这两处“窝里斗”可能会坏事,事先许多有识之士早有预言。在第一轮中美北京会晤前就有美国观察家指出“最初安排蓬佩奥去谈的计划就很好”、“纳瓦罗加入只会帮倒忙”,而被戏称“职业搅局者”的博尔顿更早在被提名之初就有许多人预言“他会添乱的”,当他在朝鲜半岛暖意融融之际得意洋洋、自说自话大谈“弃核的利比亚模式”时,更有不少人惊呼“要糟”、“难道没人提醒他卡扎菲是怎样的结局么”,但两条航船仍然在围观者一片惊呼中驶入险滩激流。对于此,不少人批评特朗普“短视”,或认为他对自己的团队“缺乏掌控力和判断力”。

然而事情恐怕并没有这么简单。

众所周知,特朗普是一位另类总统,一方面,他喜欢“大阵仗”,搭建庞大班子,另一方面,他有压抑不住的“主角情结”,习惯于“超越干预”,亲自“点炮”,或索性用自己最得意的“外交推特”,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宣布自己的决断,让对手和自己的团队成员双双措手不及。今年3月6日,特朗普宣布对进口钢铁、铝征收“无差别惩罚性关税”时,时任首席经济顾问科恩(Gary Cohn)一直以为其选择的是“区别性征收”的“方案C”,结果听到的却是“方案A”,一怒之下挂冠而去;一周后“被辞职”的时任国务卿国务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则是在结束非洲访问后不到24小时,于推特上得知自己“被解雇了”的。

搭建这样一个连基本立场都南辕北辙的高端班子,去参加一个前途未卜、结局“开放”重要“主战场”的折冲樽俎,在“自带主角光环”、惟恐一线人员“抢戏”的特朗普而言,恐怕有特别的好处,即一线人员相持不下,谁也不能拍板,这样一来,就便于自己“一锤定音”,避免谈判失控,或达成自己不愿达成的结果。

500

不仅如此,前方团队莫衷一是,用不同声音说话,在特朗普看来也便于自己发扬一贯的“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传统。纳瓦罗在赴北京前喊出过“谈判在北京,拍板在华盛顿”的豪言,更一手推出连美国人自己都惊呼“根本办不到”的一堆条件;博尔顿一而再、再而三提及朝方显然不爱听的“利比亚模式”,这固然有些“夸张”,但“万一成了呢”——再说即便不成也未必不能抬高价码对吧。

问题在于今年已是“特朗普二年”,对于这位“另类总统”的性格、习惯和套路,对手们早已不再陌生,特朗普煞费苦心安排的两场“窝里斗”并未收到预期效果且不去说,他“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贸易谈判套路,也已被从欧盟到墨西哥、从日本到韩国的一干贸易伙伴识破,很难再翻出新意来。

对此特朗普的调整还是很迅速的:在中美贸易战领域,纳瓦罗迅速从商务部公布的美方与会代表名单中淡出(一度被认为出局),并缺席了5月18日特朗普总统与刘鹤副总理的直接会晤,中美双方几经拉锯,也终于在北美当地时间5月19日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了被称作“两边都有人会宣称本方大胜、也都有人会宣称本方大败”的联合声明,至少暂时缓解了全球两大经济体间立即发生大规模贸易战的可能性;在“特金会”领域,特朗普亲自“秀推特”,“软化”博尔顿言论中的某些刺耳声音,而一度“高歌不绝”的博尔顿则暂时变成了“哑巴”。

500

与其说特朗普在弥补自己此前的失误,毋宁说,搭建“自相矛盾”、成员间意见尖锐对立前线班子使之“两头试错”,自己再择时出面收拾残局,争取最有利结果,原本就是他当初煞费苦心这样做的初衷。

当然,“过犹不及”,特朗普的这一谋略看似寓精明于朴拙,但一旦被对方参透玄机,就有被好整以暇的对手反客为主,使自己弄巧成拙危险。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