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实质“边缘化”,“台独式执政”被取代的客观条件或已产生

今天看到风闻发了一篇文章《不礼让柯文哲,是蔡英文执政两周年的最大政治败笔》

文章详细分析了国民党、民进党、柯文哲等各方势力之间在今年下半年台北市长选战中的博弈,不过,可能可以补充聊几点。对柯文哲礼让与否,最根本反映的是是民进党内部政治板块的分裂。如果要不礼让柯文哲是政治败笔,那从蔡英文本人的角度而言,是“不得不做的”的政治败笔,至于是不是最大,恐怕还不好说。

蔡英文一直以来最大的问题是,身兼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进党主席的身份,上台以后“党”“政”纠缠太深,可以说完全没有平衡两者关系。

就像岛内政论人士在评价赖清德、陈菊被在“征召北上”后的所做作为那样:担任“总统府”行政职务与担任地方县市长是不一样的,需要回应的问题和对象是不一样的。

以前民进党在野时,和朋友聊天时会开玩笑称,民进党是“有难可以同当,但有福不能同享”,而国民党是“有难不能同当、有福也没法同享”。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民进党的这套全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所带来的力量确实是国民党这样没有党纲、没有相同意识形态的党派无法相比的。但如今,捆绑住蔡英文执政的,恰恰又是这套意识形态。这也就是上面所讲的,蔡英文无法做到平衡。

而民进党的这套意识形态本身还要受到政党内部派系斗争的影响。蔡英文算计2020和礼让柯文哲之争是一体两面的事,而背后最大的因素还是派系斗争。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当民进党内部关于台北、新北选情争论“白热化”时,会有民进党人士出来“呼吁”最大的敌人是国民党,阻止蓝营拿下双北才是最重要,而这一派应该还算是符合蔡英文的计划的。

当然,蔡英文如今面临这样的局面也是自己“作”出来的,犹豫不决,放弃两岸,这是最根本的症结。另一方面“英派”人马在民进党内部薄弱。

不过,最终说回来,无论民进党谁上台,最终都躲不过意识形态和两岸关系。

看到风闻这篇文章后,也在其他媒体看到了一篇分析民进党目前局势的文章,可能两篇结合起来读一读,能了解得更全面一些。

500

资料图

-----------------------------------------------

《民进党已实质“边缘化”》,作者/崔男,首发于港媒

事物由盛转衰有其内在的原因。台湾民主化三十年內,以“台独”起家的民进党获取了空前的政治胜利。但是获取执政的一刻也是民进党自身问题持续暴露的开始。经历了两次执政的“验收”,此时的民进党已经与台湾社会曾经想象和民进党自我宣传的模样已经完全不同。

民进党两次执政有很多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但是在目前的态势来看,二次执政的民进党危机更加严重,并且正在向全面边缘化状态演变。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是基于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岛内政治来看,此时蔡政府的状况已经和陈水扁、马英九后期执政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民调低迷,社会动荡,冲突不断,内部混乱等问题丛生。尤为重要的是面对这些问题,执政者几乎是束手无策。

从多家的媒体民调来看,蔡英文的支持度已经下滑至20%左右。其最近的一次网络直播,观看人数竟然只有区区不足两千人。这反映出身为总统的蔡英文,其所言所行或许已无法再得到台湾社会整体的信任,其政治诚信威望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对于一个执政者来讲,短短两年的时间就陷入了坍塌似的困境是不可想象的。这个局面很难用“改革阵痛期”来解释。即使如蔡英文所讲,她在推进一种改革,但现实已经证明这种改革不仅是无效的,而且是严重错误的。蔡英文所说的“改革”和台湾需要的“改革”,目前来看完全不是同一个方向。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民进党执政的十年里(陈水扁八年+蔡英文两年)或许逐渐清晰,即“台独”或许是民进党的理念和选举利器,但“台独”思维下的执政越来越不适合台湾的需要。

“台独”式执政已经脱离了台湾的实际情况,并且越来越被台湾的现实所不容。“台独式执政”被取代的客观条件已经产生。

其次,民进党执政两年来,两岸关系急速冰冻,并且看不到任何回温的迹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大陆遏制台独力度的加强,以及大量惠台政策的实施,民进党在两岸情势的演变上越来越没有掌控力。两岸关系的天平严重倾斜于大陆一方。民进党只剩下利用“去中化”不断与大陆展开对抗的作为。

随着中共十九大后,大陆开始全力推动实质“统一”的进程,两岸的走势正在按照北京制定的路线图演变。民进党的抵抗和存在感事实上已大幅度弱化。

再次,随着中美贸易战的爆发,民进党快速站队于美国立场,这一度让民进党认为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和保护伞。但是随着大陆与美国本次贸易战的落幕,民进党的战略支撑顿失。不仅美国,日本也在李克强访问期间作出了“不与台湾发生官方往来”的承诺。这等同于民进党失去了两个最主要的政治“靠山”。

为了获得美日的“保护”,民进党付出了巨大的政治经济资本。面对美日的予取予求,民进党毫无招架之力,甚至全面配合并做出了很多已然侵害台湾利益的事情(核灾区食品输台、冲之鸟礁事件、太平岛变礁事件等)。但即使付出如此大的代价。面对三强的博弈,台湾终究快速的被美日“遗弃”,依然没有改变“筹码和棋子”的命运。由此可见,在陆台美的三方较量当中,台湾几乎没有任何主动权和谈判权。既无法与大陆交往,也无法与美日保持“健康”的关系。

同时,随着多米尼加与台湾断交、无法参加WHO等国际会议及活动的陆续出现,可以看出民进党在扩大国际空间上也几乎是毫无作为。

总的说来,尽管目前的民进党仍然掌握着庞大的国家机器公权力,但从民进党自身特质、岛内变化、两岸关系、国际博弈均可以判定,其已经全面进入“实质”边缘化的阶段,“外强中干”的态势已经俨然成形。

如果陈水扁执政后期民进党的衰落源于执政不佳和贪腐,那么此时民进党的困境则源于其更深层次的危机,即“意识形态”危机。这也是导致民进党“边缘化”的根本原因。

在两岸和台湾内部都是斗争抗争,对美日只有附庸。这让人看到的是一个缺乏理性、中道而取舍有据的政党理念。现实的民进党与蔡英文文青话形容的民进党是完全不同的,现实的台湾与蔡英文形容的台湾更是完全不同了。

民进党依然掌握着台湾最重要的行政资源、依然有很多的支持力量。但是从台湾、两岸以及国际的发展趋势来看,自我的定位已出现偏差的民进党重要性日益降低。

不过,面临这样局面,民进党似乎并没有深刻或者有实际意义的反思,反而继续采用通过两岸对立制造悲情牌的旧有模式。但是,在目前的台湾整体社会氛围来看,这样的模式已经近乎无效。

如何让自己适应台湾,而不是让台湾适应自己。这恐怕是民进党不得不思考的战略,更是其避免被边缘化进而长期衰落的关键。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