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的高畑勋和在加沙流血的巴勒斯坦人

5月15日在东京吉卜力三鹰美术馆,1200多人(据《朝日新闻》)参加了高畑勋的送别仪式,其中既有粉丝,也有诸如押井守、岩井俊二、山田洋次等这样的名人。仪式上,主持人宫崎骏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一边哭一边把稿子念完。“我一直觉得他会活到95岁。”宫崎骏说。

500

《朝日新闻》截图,在高畑勋送别会上流泪的宫崎骏

高畑勋,热爱吉卜力的人应该不会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但相较于宫崎骏,他在中国的名气可以说相当低。但是,他是宫崎骏的前辈,也是发现并启用宫崎骏的伯乐,更是吉卜力铁三角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这也难怪宫崎骏在送别会上哭得如此悲痛。他有理由痛哭一番。

在吉卜力的世界中,宫崎骏一直扮演着色彩鲜亮的角色。他所创造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希望、充满幻想、充满梦的世界,赋予了吉卜力五颜六色。但说到高畑勋,他的风格却和宫崎骏截然相反。正如他的代表作《萤火虫之墓》一般,用了无生机、黑白两色的悲惨世界来唤起人们对战争的反思。

500

《萤火虫之墓》海报

当年,吉卜力安排《龙猫》和《萤火虫之墓》同时上映,结果不出众人所料,《龙猫》大获成功,而《萤火虫之墓》票房惨淡。《萤火虫之墓》这样叫好不叫座的作品充斥了高畑勋的一生,要说为什么,理由也很简单―大家都更喜欢梦和希望。相比起彩色,谁会特地去看黑白?

但是这就是高畑勋,他喜欢做被人遗忘的东西,正如他执意十年磨一剑,将传统水墨风格下翩翩起舞辉夜姬搬上大荧幕。

为什么很想提起他,因为同样在15日,以色列的士兵将子弹打向抗议的巴勒斯坦人。而就在距离这个血腥现场40英里地之外,特朗普的女儿正和列塔尼亚胡亲密地举行耶路撒冷新美国大使馆的庆祝仪式。该事件导致当天有5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是2014年以来流血最多的一次。

500

《纽约时报》对伊万卡和内塔尼亚胡的讽刺画

让人觉得恶心的是,这件事的背后盘踞着众多暗中涌动的势力。

首先就是特朗普。这个无视规则和和平的、被以色列称为挚友的外交商人,决意将美国大使馆搬入耶路撒冷,以暗示美国支持以色列设耶路撒冷为首都的事实。耶路撒冷为三教圣地,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均视此为圣地。70年前,为了避免进一步冲突,联合国要求加盟国不把大使馆迁至耶路撒冷,以回避以色列一意孤行将耶路撒冷据为己有的现状进一步恶化。特朗普任下的美国一举破坏了联合国的和平考虑,许多美国媒体称特朗普破坏了美国在中东苦心孤诣经营了几十年的和平构图,但是更重要的是,正是这个举动,加剧了中东的复杂形势,对昨日的血腥事件有直接的影响。

然后是美国的福音派犹太团体。正是因为他们的影响和为了获得他们的支持,特朗普决议要将大使馆迁往耶路撒冷。犹太团体对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巨大,正如二战前夜的德国一样。也正是为了赢得中间选举,特朗普迈出了这一步。

还有利用巴勒斯坦人的一票“组织”。其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自然是最有直接影响力的。血腥事件发生的现场,抗议和被抗议的双方谁都无法撇清导致血腥事件发生的责任,被过度煽动以极端行为冲击以色列军队、向军队扔燃烧瓶的这些普通巴勒斯坦人,他们没想到的是自己为什么会做出这么过激的行为。当他们被子弹击中倒下,他们身后那些喊着口号的人仍然继续喊着口号,让更多普通巴勒斯坦人往枪口上趟。

然后,还有一堆在各个公共场合说着厚颜无耻话语的政客。比如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尼基・黑利,他的这番话让人听了想笑:“在那个现场,没有任何国家会比以色列做得更加克制。”内塔尼亚胡,这个国际社会熟知的老流氓,从来也毫不掩饰自己无视血腥事件的态度。他声称血腥事件是土耳其在背后搞的鬼,决口不提以军开枪的事。

500

尼基黑利在联合国上就流血事件表态

最后,就像内塔尼亚胡说的,不管这一堆中东国家究竟如何介入到这件事中,他们一个也撇不清干系。土耳其向来窝藏伊斯兰派系恐怖组织,包括牵涉到我国的恐怖组织,这已经是世人皆知的事。

CNN的报道中,一名以色列人对记者说:“我就像活在泡沫中一样,每天跟上以色列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以尽量避免看到自己活在多么动荡的地区之中。”但是,真正如同活在暗无天日的地狱中的,恐怕不是他们。从70年前到今日,不断上演着新时代“出埃及记”的难民之中,我看不到曾经出演过这出剧的以色列人。

500

路透社拍摄的抗议现场

加沙地带这一块小得不起眼的地方,这么多势力参与其中,却都是手上沾着血。正像高畑勋在《萤火虫之墓》里刻画的那样,这对在战争中失去父母、孤独流浪的兄妹的死,谁都逃不了干系。问题在于,没有人真的关心这对兄妹,他们暗无天日的内心世界没有人关心。所幸有高畑勋,将他们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千千万万在战争中流离失所、最终孤独而死、无人知晓的孩子们搬上了大荧幕,在这个世界上露了脸。

今日,围绕中东问题为一己之私隔空口水战的势力数都数不完,但是真的关心在加沙地带风餐露宿的难民们,去注视他们内心的又有几个?高畑勋所期望的没有黑暗的世界,就像一名巴勒斯坦人对《纽约时报》记者所说的那样,或许永远也不会到来。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