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个网红亲戚,它就不配拥有姓名了吗?

500

深读第67期,今天带你认识一种可爱又爱玩的小生物——水獭

你是不是要立刻问我,是那个会捂眼睛、牵手手、敲贝壳的小可爱吗?

还真不是,那是水獭的远方亲戚,海獭。

500

△ 左边是海獭,右边是水獭

水獭这种小可爱,难道因为有个网红亲戚海獭,就不配拥有姓名吗?在网上一搜“水獭”,甚至出现的图片根本不是它本人。

所以,今天的文章,就请一位著名自然学家约翰 · 亚瑟 · 汤姆森,来带我们认真认识一下水獭。它们聪明绝顶,不但是个捕鱼好手,还会捉野鸭、兔子、青蛙;它们又天性爱玩,会在积雪斜坡上滑滑梯、在水里欢快地嬉戏。

可是,当人类迷恋它们的皮毛、或者想炫耀自己有一只特别的宠物时,它们被大量地捕捉、杀害。在它们消失之前,希望我们还有机会,认识它们、保护它们。

500

水獭在英格兰的萨默塞特郡、德文郡与湖区十分常见,在威尔士、苏格兰及爱尔兰的某些地区也会偶尔现身。它有个血缘最亲的亲戚,却住在加拿大与美国一带。人类是水獭的大敌,对它的皮毛垂涎三尺,但水獭面对如此不利的因素,却仍能在大自然里自由生活,不可不说是件奇事。它从上古时代起就是不列颠居民,在三叠纪晚期、大冰河期之前的地层中都曾发现它的化石。

500

△ 敲可爱!图片丨theodysseyonline

水獭是食肉目的一员,和白鼬、黄鼠狼、雪貂及獾同属于熊族(编注:现已归属鼬科),但因它选择了水生生活,从而走上了与亲族完全不同的道路。就此事而言,它演化的彻底程度并不如海豹,更是远远不及完全抛弃陆地的鼠海豚,但至少它在水中也能“如鱼得水”。不列颠北部的水獭通常住在海滨岩窟里,且能游到离岸极远的海岛上,但要注意它们与海獭(现仅存于北太平洋某些岛屿上)并不相同海獭是水獭的远房亲戚,只在繁殖期上岸,其他时间就算登岸也不会停留太久。

500

水獭有个有趣的特质,它拥有在水中(包括淡水与咸水)优游自得的本事,但这并不影响它在陆地上的灵活度。它能在一夜之间走二十四千米,也会长途跋涉寻找好的渔场。

500

为了适应水生生活,水獭进行了哪些改造呢?它的脚上有蹼,肌肉发达的尾部是绝佳的方向舵;它的气息极长,能长时间潜在水下。一只水獭悄然无声潜入水中,当它再次冒出水面时却换了一副模样,因为外层光泽的毛发沾湿后紧贴身体,压扁了底层的干燥毛发,使它看起来整整小了一圈,非常有趣。也是在此时,我们能清楚看到水獭体格之健美,它有着像游艇般流线型的身躯,极适于在水中急速前进。水獭可是个运动家呢!

500

它游泳时贴紧水面、身体呈水平状,过程中只会激起一丁点儿涟漪。突然间,它一翻身,以螺旋泳姿下潜,再现身时嘴里已叼着一尾鱼。小鱼在水中就会被吞进肚子里,大一些的战利品则会被运到岸上,或是被抬到突出的岩石上。水獭前后脚上都有蹼,且有爪子,当它在近水面处游泳时会四足并用,但据说在水面追踪猎物、或潜下深水时它只使用前足划水,后足像海豹一样向后收拢。如前所述,水獭的宽尾巴具有方向舵的功能。英国博物学家约翰·库尔森·特里贾森倾毕生之力研究水獭,他在《水獭故事》( Life Story of the Otter )一书中向我们详述了这种生物游泳、潜水、嬉闹时的风姿。大部分人对水獭并不了解,因为根本无法仔细观察,但特里贾森的这些记载能让我们一饱眼福。这种生物总是从人类眼前消失,移形换影只在须臾之间,更何况它大多在夜间出门狩猎,想要一睹其真面目就更难了。

水獭最嗜吃鱼,鳗鱼、鳟鱼、鲑鱼、梭子鱼、比目鱼皆是它眼中的美味,但除此之外,它也能接受非常多样化的食物,这是它生存的一大助力。如果某种食物短缺,它只消寻找另一种便可。因此,若是水獭无鱼可捉,它也能由奢入俭到海滨寻找贻贝,咬穿它们的壳来吃肉。它甚至能从岩石上取下笠贝,或连壳大嚼陆生大蜗牛。若往另一方向发展,它也能在沼泽里捕青蛙,在湖滨里捉野鸭,或在高尔夫球场猎兔子。只要是它能抓到的东西,都会成为它的营养来源。

500

水獭生得一口好牙,颞颌关节十分强健,关节窝也极深。这些条件赋予它惊人的咬合力,能将挣扎的鳗鱼或梭子鱼牢牢衔住。若有良机当前,水獭也会和其他食肉动物一样肆行杀戮,远超过自己进食所需。这并不是贪念作祟,只是它无法克制自己与生俱来的狩猎冲动。若吃肉吃饱了,它似乎也会享受吸食鲜血之乐。

如果捉到的猎物一时没吃完,很多食肉动物会回头享用剩菜剩饭,但水獭很少这样做。这应该不是审慎思量后的决断,更可能只是它们本能上觉得这样做有危险。同样,水獭很少有折返原路或重复走同一条路的行为。

500

这种大型哺乳动物身处不利的环境,却仍能固守据点、继续生存,它是怎么做到的呢?让我们回顾前面讨论的几项要点。它依水生活后,敌人少了、风险也少了,这两项优势又因它的夜行习性而加强,此外它不挑食的好习惯亦是一大助力。再说,它还脑袋灵光、感官敏锐、肌肉发达、精力充沛。尽管人类猎捕水獭获利极高,它却凭借这些优点继续存活在欧洲与北美的大片土地上。但以上所述尚未涵盖全部真相,水獭还有另外两项高人一等的特质:四处漂泊的生活形态以及水獭母亲无微不至的育儿行为。

500

△ 1979年电影《水獭塔卡》

特里贾森先生称水獭为“无家的猎人”“野生动物中的游牧民族”,这非常贴切。许多生物都有精心掩藏的窝巢,水獭却有好几个,且每个之间相距十到十二米,而它会在夜间从一个窝远行到另一个窝,大部分时间都在四处游荡。“它从小湖走到小溪,从河畔走到海滨;它游泳出海,登上孤悬礁岩;它在崖边徘徊,又入洞穴探险;它行过长满石南的山坡,甚至翻越隘口,白日就靠羊齿草遮阴,或在石堆里纳凉;它不储蓄也不冬眠,总是奔波无定,真可谓食肉目中的吉卜赛人。”

这么能干的水獭,遇上漫长而酷的严冬也会束手无策,此时不但湖面冰,野禽也都迁移他处避。它倒是有人定胜天的精神,只要发现冰层有洞就敢下水捕鱼,且据说它总能神乎其神地回到原来的洞口处,不会因迷失方向而在冰下溺毙。尽管如此,这仍是一笔玩命生意,因为洞口随时会被冰封,把水獭活活囚禁在下面。

500

△ 插画师kagijouurushi笔下的水獭

住在海边的水獭则少有被饿死的担忧。当陆地遭霜雪封冻时,水獭就从山中小湖或沼地河流边动身,前往海口。咸水不像淡水那么容易冰,海滨物产就算粗糙、不合水獭胃口,但至少在冬季依旧丰盛。

500

水獭通常一年生一胎,不过据说苏格兰北部的水獭一年生两胎也是常事。一年四季都可能有新生儿诞生,但最热门的时段是冬时节。水獭会在远离原本窝巢处盖一个新的育儿房,可能藏在某段突出的干燥河岸下方或石堆里,或是在老树树干的空心处,又或者是在隐秘的洞窟内。母亲一胎会生下两到三只幼儿,它们刚出生时全然无助,成长十分缓慢,整整一个月目不能视。此时水獭母亲会展现母爱的惊人力量,几乎与孩子寸步不离,纵然必须离家觅食来为自己补充乳汁,来回也总是急如星火,且就算睡眠时也不放松警戒。当孩子的眼睛终于能够张开时,它会带它们出门晒太阳,仔细为它们清洁全身。等到孩子两个月大时,它会领它们下水,要求一开始不情不愿的小水獭逐渐适应水中生活。

水獭是经验老到的渔夫,捕猎时没有一点儿多余的动作或声响,绝不会因为惊扰了猎物而失去机会。它会将又长又扁的尾巴攀在岩石表面,将身体悄悄潜入水中。

500

特里贾森先生的记载,向我们完整展现了水獭母亲如何给予孩子丰富而全面的教育。它会告诉它们某些声音代表的特殊含义,会惩处不服从或鲁莽的小水獭,会不断训练它们游泳直到技术纯熟,还教它们如何在池岸边的水中埋伏,仅留下鼻孔露出水面。它将觅食之术倾囊相授,包括怎样捞到鳟鱼、怎样捕捉青蛙,更严格要求孩子谨守餐桌礼仪,吃鳗鱼必得由尾部开始,吃鳟鱼应该先吃头,而青蛙在入口前则要先剥皮。

漫长而无微不至的教育或许正是水獭成功的主因,但它们在这个过程中也总能教于乐,不仅因为小水獭天性欢快爱玩,无意间已在学习面对求生的沉重课题,更因为水獭母亲会加入一同游戏,好似它也能从中得到无比快乐。同样的场景年复一年出现,或许这正是水獭常葆青春的秘密之一,那些在森林中生活工作的人都说水獭是“上帝的土地上最爱玩耍的生物”。

500

生活在旧世界的水獭在北美洲有个亲戚,叫作北美水獭( Lontracanadensis )。这种水獭热爱一种平底雪橇游戏,它们会仰躺在覆满坚硬积雪的坡上,前肢收在胸前,然后用后腿一蹬,“唰”的一下往坡下滑去!

它们滑到底后又会蹒跚着爬回坡顶(北美水獭在陆地上的行动不如水獭自如),不断重复,直到累了方才罢休。它们会不停使用同个积雪斜坡来玩滑雪,直到上面都被溜出深沟。如此可爱又爱玩的北美水獭,现在却因人类的贪婪捕杀而数量逐年减少,实在是一大憾事。它们在欧洲的水獭亲戚现在在英伦三岛上仍十分繁盛,其荣景超出一般人想象。

500

水獭真是能力绝佳、喜爱玩乐的天涯漂泊客,在我们结束本章之前,还得说一件有趣的事实,那就是:水獭幼时竟然会害怕下水。

小水獭在水中非常不自在,总要可怜兮兮地呼唤妈妈,而水獭母亲也不敢离开孩子太久,有时还会将它们背在自己背上游泳,鼓励它们适应。如果我们记得水獭的祖先是纯粹的陆生动物,水生生活乃是不得已的次等选择,就能理解幼水獭为何会对水感到如此陌生了。同理,我们也会知道水獭母亲为何需要教育孩子吃鱼,因为它们的先祖吃的不是鱼而是陆上的兽肉。这些都是往事影响今日的简单例子。

本文所选片段摘录自《比人更有趣的哺乳动物》,[英] 约翰 · 亚瑟 · 汤姆森 著,张毅瑄 译,2019年8月由未读出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500

🌊

编辑 = Cellur

图片来源 = GIPHY

商务合作  wd@unreadsky.com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