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优待在华留学生批中国教育差——中国走向世界应依靠自身能力而非假想的外方亲华

       根据南都观察的报道,中国各大学依照《留学中国计划》的规定,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为指导精神,其中“保证质量”排序最末,而且该计划强调的“质量”,主要指“来华留学教育质量”,即教学质量,而非学生质量。为了提高外籍学生比例(参照国际知名大学国际生一般占到在校生总数的10%到20%),中国各重点大学已经存在压低本国学生录取数量,降低对外招生标准和考核标准的情况,让一线的教师产生“当初为什么要招他们?”的困惑。新闻链接:以“国际化”的名义,中国高校扩招留学生的低效与不公。

       中国自备奖学金,努力提升对资质不高的外国留学生来华的吸引力,提供比本土中国学生更好的住宿条件,甚至于因为教育资源本身的稀缺性压低本土学生的录取人数,让比留学生更努力更优秀的部分本土学生不得不进入次一级的大学,这背后的逻辑究竟是什么?

      中国官方并没有提供逻辑足够清晰的解释,而在网络上为这样的规则背书者,通常假设性地认定即使在华留学生能力差,但是他们不少来自背景特殊的家庭,因此他们具有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推广到留学生生源国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助于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因此广大中国民众应当顾全大局,提升自身的“智商”和“情商”,应该拥护该政策。

       这种未经证实的猜想,在逻辑上是否站得住脚,同时又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呢?

外国留学生“先数量后质量”的逻辑漏洞

       首先从在华留学生资质相对差,并且享有更低的受考核指标的现实出发,那么我们可以直接推出一个结论,就是在华获得学位的留学生整体上质量更差应当是可信的。问题是,他们在得到与能力不相匹配的资源供给的同时,是否如某些人假想的那样就会对中国产生好感和亲善之情呢?

       从能够查阅到的相关社会研究报告来看,恐怕现实和这样的设想是相悖的。这里我介绍一下我找到的一篇专门研究中国招收非洲留学生政策成效的论文,论文作者是挪威人,Heidi Østbø Haugen,现任挪威奥斯陆大学文化研究和东方语言学系副教授。在此我先声明一点,虽然该论文讨论的是非洲留学生,但本文并不针对任何地区,本人也不对任何地区的人民怀有任何预设立场。

       Heidi Østbø Haugen在2013年发表了《China's recruitment of African university students: policy efficacy and unintended outcomes》,迄今被引用已达56次,应该说在学术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在该论文中,Heidi提到她本人曾经在2001-200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留学过一年的经历。据她在论文中所写,她因为这段留学经历,开始对中国大学招收非洲留学生的政策产生了科研兴趣。这篇论文中所涉及的所有采访都是在2009年的9月到2010年7月间完成,另据Linkedin网站上她提供的个人简历来看,当时她已经在奥斯陆大学读博士(2008年4月到2013年4月),而她在读博士之前的两年,即2006年到2008年,她曾经在联合国工作过两年。博士毕业后,她还曾在中山大学做过博士后。

      有意思的是Heidi的研究报告中所选取的采访对象(共28人,来自16个不同的非洲国家)并不包含北京,而是在浙江和广东省留学的非洲学生,并且采访使用的语言是英语或者法语。选择将这两个省留学的非洲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是两省都是中国较为富裕的省份,并且都有很强的出口型制造业,是非洲人在中国重点考虑的留学地。尽管采访对象少,数据量不足,但是当中有几个观察到的现象是比较值得一提的,一个是非洲留学生对在中国接受到的教育质量多有不满中国的大学降低对来华留学生的能力和考核要求,非但没能让留学生对中国产生好感,反而让大家认为教育质量不达标

       出国留学,要面对陌生的人和事、文化和风俗,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有用的知识并增长才干,否则大家并不会认为这段留学经历是值得的,也很难对留学所在国产生多少好感。只有高标准严要求,让留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提升自我,才能拥有踏实的获得感。只有如此,留学生归国才可凭借过硬的本领在本国获得认可和施展才能的平台,这样大家自然会感激自己在中国的留学经历,才能更好地为两国共同利益添砖加瓦,促进两国共同进步。

对华政治不友好国家出于商业利益也会接受中国企业进入市场

       关于什么样的国家属于对华政治不友好国家,我觉得借用粗暴干涉和指责中国新疆治理和去极端化政策的国家名单是没有问题的(当然,因为特殊原因没有在名单上的USA当然应该算在对华政治不友好国家之列),见下图:

500

       众所周知,尽管五眼联盟中的USA和澳大利亚坚决表态不会采用华为的5G设备,欧洲位列22名单中的国家鲜有坚决排除华为作为5G设备供应商的。但类似的情况,事实上并不局限于通讯领域,在诸多其他领域,我们也能看到当中国的科技实力逐步强大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科技产品进入了对华政治不友好国家的市场。

      例如在科学照相机和机器视觉领域,专注于设计和制造CMOS图像传感器的长春长光辰芯光电和专注于科学级相机的福州鑫图光电的产品(当然国内还有其他优秀的光电产品制造商,这里只是举例,不穷举)都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被广泛应用于科学成像、工业检测、医疗成像、天文观测等多个领域,并为欧洲多国、日本和美国市场的用户提供专业应用提供定制化的设计和产品。他们的用户包括NASA的太空探测基地、NIH的癌症医学实验室、英国轮式装甲车、欧盟高能激光中心ELI和HiLASE(该中心的牵头人正是2018年因超强激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法国人Gérard Mourou)。

       我目前工作和生活的瑞典,其国家电视台公开播放辱华节目,且坚决不向全体中国人民道歉,这次它也毫不意外地位列这22个对华政治不优化名单之中。但是即便如此,也不代表瑞典企业就会排斥中国的科技产品进入其市场,瑞典人考虑的主要问题是能不能让他们赚到钱,能不能给瑞典带去更多的就业机会。比如瑞典市场不同品牌运营的各种带有GPS定位系统功能,使用手机扫二维码付费的电动滑轮车(如下图)全都来自中国。据在一家相关瑞典企业(该企业在德国也有同类业务)工作的中国朋友说,这个车在欧洲市场不论哪个运营商全部从中国采购,只是选用中国的提供商不同而已。欧洲运营商对车辆提出技术要求,在中国寻找符合要求的供货商,由中国工程师完成工程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并在中国完成制造后海运到欧洲。中欧的这种商业合作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具有高可替代性的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模式

500

       同时,不管瑞典媒体如何妖魔化中国和来自中国的投资,瑞典的企业家并不因此坚决抵制中国,而是采取了相对务实的态度。他们更在乎的是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为更多人所熟知的,是瑞典的沃尔沃轿车被浙江吉利汽车并购。同样为瑞典人所熟知,但国内可能不太了解的是瑞典Hasselblad相机品牌(它与NASA有相当长的合作历史)被大疆无人机收购。

     这都显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依靠的还是自身的技术实力以及中国企业能够给对方带来什么价值。当然,我也相信中国的国家综合国力必然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终极保障。随着中国越来越强盛,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西方国家相对越来越弱势,必然会因有求于中国而逐渐改变其政治不友好的立场。

中国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中流砥柱

       有一句大家都知道的政治俗语我觉得说的很透彻——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国与国交往,首要考虑的就是是否有利于国家整体利益,那么我们很自然能够推导出,能够真正以中国的国家整体利益作为出发点的,只能是中国人。当然,如果我们能够尽可能扩大与他国的共同利益范围,尤其是如果能够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梦想的话,我们可以预期会有更多的国际友人出于共同利益的考量会希望中国健康发展,也欢迎中国人进入他们国家的市场,创造双赢乃至多赢的更多价值。但无论如何,其最有动力促进中国进步的一定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由此可以推论,要促进中国走出去、融入世界,最重要的是投资中国人自身。

       我们需要更多真正能够深入各国当地社会,深刻理解各国各地运行规则的人才,而非只会通过书本和论文,足不出户被动接受读到的信息并依靠自己的想象来构建对世界的认识。中国要走向世界,需要依靠更多的中国人走向世界。与很多人以为中国强大了以后万国来朝,中国人就不需要学外语了。相反,我却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人需要学习更多的外语,决不能局限于英语,亦或者是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还要包括越南语、菲律宾语、泰语等等更多的语言,只不过我们没有必要做到一个人掌握多门外语。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要在当地站稳脚跟并长期驻扎生根,本地化是必须且必然的。人工智能的发展虽然可以给跨国交流带来诸多便利,但是我不认为它在可预见的未来可以完全替代人。因为人与人的沟通,仅仅了解字面意思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对方的表情和动作,要戒除对外国人直率、绅士等的被过度美化的先入为主,对对方文化、风俗习惯和普遍的思维方式都要有相当的了解。中国需要更多有海外生活经验,甚至有长期海外经验的人,我们现在不是出国的人太多,而是依然太少。我们需要避免强盛以后沾沾自喜于万国来朝的传统内向型心态——“中国这么好,我为什么要出去”将会局限中国人在世界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个非常宏大的主题,它脱胎于“中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追求,我们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施展于整体人类社会有益的伟大报复,中国的年轻人当胸怀天下,积极进取。当然,中国人走向世界不应仅仅追求数量,我们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应该抱有自我意识,不能被动地接受所在国试图对外宣传的信息,要学习上文中例举的Heidi Østbø Haugen博士,要带着审视的眼光去认识周遭的世界。唯有如此,中国人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才能更有效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努力奋斗。而这,是比当前吸引更多外国学生来华留学重要得多的议题。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