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会”今日举行!听听亲历者回忆韩朝会晤那些事

500

图为2000年6月14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右)和韩国总统金大中(左)在平壤历史性会晤期间握手的一瞬。

韩国统一部前长官丁世铉

三次韩朝首脑会谈成行的背后

【丁世铉:1945年出生,从小便熟识汉语。1982年博士论文主题为有关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外交研究。2002年至2004年出任韩国统一部长官,其间韩朝双方对话多达95次,缔结协议73份,被认为是南北接触交流最为活跃的时期。2007年韩朝首脑会晤时,他作为随行人员前往平壤。今年他出任韩方南北首脑会谈筹备委员会顾问团成员。】

时任总统金大中1998年在就职演说中提出“没有并吞意图、不许军事挑衅、追求和平共存”的对朝阳光政策。最初朝鲜对该政策其实持怀疑态度。2000年3月,在德国柏林访问的金大中公开表示,他准备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举行会晤。当时朝鲜正遭受国际制裁压力,而韩方认为,“朝鲜射导是因为在安保方面有不安全感,担心美国可能对其发起军事行动,而事先采取防御手段,因此如果这种不安全感消失了,问题也就解决了”。就这样,韩国政府得到朝方信任。在这样的背景下,2000年首次韩朝领导人会晤得以举行。

卢武铉政府曾试图在2005年推进领导人会晤,后因美国布什政府的对朝政策使朝核问题局势恶化而泡汤。然而,当朝鲜2006年真正成功进行第一次核试验后,布什政府的对朝政策反而发生些许变化,意识到“朝鲜并非是施压能对付的对象,也许给予其通过射导想要获得的东西,可以解决问题”。于是2006年12月美朝开始了非公开接触。其实2006年11月在越南河内举行的APEC会议上,布什曾向卢武铉提议,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三方共同宣布朝鲜战争终战。但韩方并非《朝鲜停战协定》签字方,当时朝鲜战争爆发20天,韩方的战时指挥权就交给了美方,布什对该背景不了解,该提议最后也就不了了之。卢武铉政府通过这一契机了解到布什政府后期有推进签署和平协定的想法,甚至是朝美建交,所以韩方持续与朝方接触,敲定2007年领导人会晤的日期。2007年9月,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APEC会议上,布什与卢武铉会晤时说,朝鲜如果以可验证的方式放弃核武器计划,美国将考虑与其签订正式和平协议。以这样整体积极的氛围为基础,2007年10月,历史上第二次韩朝领导人会晤得以举行。

整体看三次南北首脑会谈的背景,2000年是韩国说服美国,2007年是美国敌视朝鲜后认为不容小觑又提议签订和平协议,而此次韩朝领导人举行会晤的背景是多方努力的结果。首先,国际社会对朝核试制裁和施压强度增加。其次,在解决朝核问题方面,文在寅政府在朝美间搭桥,同时获得中俄协助,主导推进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第三,是金正恩的国政运营战略已从发展核向经济发展方向倾斜。朝鲜为改善与美国的关系,选择了想与朝鲜进行对话的文在寅作为中间人。

三个因素相互作用推进2018年韩朝领导人会晤。综合来看,虽然促成会晤的原因各有不同,然而推进半岛局势积极变化的最大动力是推进朝美关系正常化——即朝鲜最终目标是恢复朝美关系,期待通过南北对话恢复朝美关系。我认为,一定程度上,韩朝领导人会晤可以说是朝美领导人会晤的“接触战”,为朝美领导人会晤成功举行发挥“踏板作用”。韩方可以向金正恩提供应如何与特朗普打交道的相关信息,也可以向特朗普提供如何与金正恩交流相处的信息,提前传达双方信息、做好准备,以推进朝美领导人在真正会晤时不打“拉锯战”,在短时间内达成协议,这就是韩国要担当的角色。只要朝核问题找到解决出路,韩朝关系将快速恢复。

韩国统一部前长官、民主和平党国会议员郑东泳

“我听到朝鲜无核化的最高表态”

郑东泳:曾在2004年7月至2006年初出任韩国统一部长官,现为民主和平党所属国会议员。他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自己深知围绕着朝鲜半岛,战争在理论上尚未结束,但他相信会有“战争真正结束、建立和平体制的一天”,巧合的是,他的生日——1953年7月27日,正是《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日,这种渊源也让他把推进半岛和平视作自己的政治使命。

任统一部长官期间,我作为卢武铉总统特使访朝,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会面。访问的目的主要有二:一是劝说朝鲜重返六方会谈;二是表明韩方乐意为希望朝美关系正常化的朝方提供帮助。记得那是2005年6月17日,一场严肃而坦诚的对话进行了5个小时。会谈中,“拥核真的是您的目的么?朝鲜的最终目标真的是成为拥核国家吗”这个问题我问了三遍。朝鲜领导人回答说,“并非如此。超级大国美国敌视我们,想要扼杀朝鲜政权,为了自卫,我们才开发核进行对抗。如果美国承认和尊重朝鲜,我们也并无拥核的理由”。他还表示,“朝鲜半岛无核化是已故金日成主席的遗训”,说得非常坚定。听了这话,我激动地拍了一下膝盖,心想“这是最高级的说法”,并进一步说明六方会谈框架对朝方有利,当时获得朝鲜将重返六方会谈的承诺。

我随后前往美国,把朝方态度转达给时任美国副总统切尼,美方总体而言持怀疑态度。当时切尼问我:“你相信他吗?”但朝鲜履行了承诺,在2005年7月的最后一周返回六方会谈。这个突破促成了当年里程碑式的“9·19共同声明”发表。当时朝方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现有核计划,朝鲜和美国在声明中承诺,将采取步骤实现关系正常化,这是核心。作为六方会谈主席国,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9·19共同声明”最终落实,朝核问题应该早已得到解决。虽然朝鲜也负有一定责任,但美方实际上已将该声明“丢进了垃圾桶”。

文在寅政府上台延续了10年前追求和平与合作的趋势。朝核问题是朝韩、朝美敌对关系的产物,是冷战的产物。如果敌对关系消除,朝鲜也就丧失了拥核的理由。希望半岛未来能成为打造东北亚和平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的重要支撑,如今,我们正迎来这样的转折点。


韩国国立外交院中国研究中心所长丁相基

没想到金正日委员长在机场等待

【丁相基:韩国国立外交院中国研究中心所长,曾任外交通商部亚太局局长、外交部东北亚合作大使等职。2000年,作为青瓦台礼宾秘书室局长随总统金大中访朝,见证了一个个历史瞬间。】

早在韩国前总统金泳三任内,韩朝双方代表就于1994年6月确定韩国总统金泳三和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将在当年7月25日至27日在平壤会晤。然而7月8日,金日成主席逝世,韩朝领导人会晤未能如期举行。

我随金大中总统访问过朝鲜,记得那是2000年6月13日,当金大中总统所乘专机在平壤顺安国际机场滑行时,我们隐约看到窗外,金正日委员长正沿着跑道向飞机舷梯方向走来。其实我们心里也隐约想着金正日委员长会不会出现,事前我们并没有从朝方获悉准确消息。历史上第一次韩朝领导人的单独会晤,实际在金正日委员长的专车上就开始了。两位领导人在机场共同检阅朝鲜人民军三军仪仗队后,乘车前往百花园迎宾馆。一路上,全是挥着双手,捧着鲜花欢迎的朝鲜民众,还有学生组成的乐队在演奏。

最令人激动的一幕出现在14日,金大中总统和金正日委员长在平壤木兰馆共进晚宴,席间,双方实务首席代表走向主桌,分别向金大中总统和金正日委员长悄悄报告了什么。这一瞬间,两位领导人握住手,走到话筒前,并高举起紧握的手。金大中总统高声说:“晚宴在座的各位南北同胞代表们,请为我们高兴吧!我们终于达成了南北共同宣言!”现场响起激动的掌声,但当时一名记者都没有,他们都在旁边房间吃饭。时任韩国文化观光部长官朴智元抓起话筒说:“金总统,金委员长,这么重要的瞬间怎么能不记录下来呢?”等记者列席后,两位领导人再次握紧手,走到话筒前,又一次高声讲了一遍刚才说的话。记得当时金正日委员长还打趣道:“那我今天要收两倍的出场费。”

韩朝关系经历起起伏伏,的确有很多让人感到遗憾的地方,比如,如果2000年克林顿总统能实现访朝、如果朝核开发问题没有激化等等。对2018年韩朝领导人会晤,各方有诸多期待,但比起声明内容、协议内容,更重要的是如何落实以及如何检验履行效果。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盲目乐观,需要各方冷静下来。最重要的是相互尊重,切实履行协商成果。

韩国记者协会前会长李相起

一次会晤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李相起:曾任韩国第38届、39届记者协会会长,现为韩国新闻网站The Asia N和月刊《Magazine N》发行人。作为一个媒体人,李相起以独特的视角,见证韩朝领导人会晤历史,体味韩朝关系的变化。】

我访问朝鲜的记忆有10次,其中5次是以韩国记者协会会长身份去的。主要是在金大中和卢武铉政府时期,南北关系正值好的时候,访问交流进展得很顺利。令人惋惜的是,朝鲜记者的韩国访问并没有实现。

2000年第一次韩朝领导人会晤举行时,我在《韩民族新闻》做社会部记者,跑口教育部。记得当时韩国《中央日报》和《京乡新闻》头版整版刊登金大中总统和金正日委员长握手的照片,没有其他报道、没有广告,只有照片和标题。从媒体从业人员的角度来看,版面令人震撼,是非常高明的策划,到现在我还留着当年的报纸。

首次韩朝领导人会晤后,韩国出现一些新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如打着平壤冷面招牌的门店多了起来,很多店面甚至有人排队去吃。《见到你很高兴》等朝鲜名曲也出现在韩国的KTV中,风靡一时。

一次领导人会晤,实则可以解决很多事情。2007年第二次韩朝领导人会晤时,我分管地方记者站,对离散家属的情况做了很多报道。记得那一年,卢武铉总统步行跨过军事分界线,开启访朝之行。就是这样一条线,成为让同一个民族分裂半个世纪的障碍。卢武铉当时说,“今天,我作为总统要跨过这条线。当我回来时,相信有更多人将能跨过这条线……最终,这条线将消失,障碍将被摧毁”。2000年6月韩朝领导人之间的历史性会晤,达成了包括韩朝离散家属访问团互访内容在内的《南北共同宣言》。此后直至2015年10月,举行过20次离散家属团聚活动,相隔南北的双方亲人聚首,共叙半个多世纪的离情。然而,很多离散家属在团聚后不久相继离世,他们像是撑着最后一口气,再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再一次见久别的亲人。而还有很多的离散家属,甚至带着遗憾就走了。

(本文刊登于《环球时报》4月27日第7版)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