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鹘鹰前景的探讨

有人在我《聊聊战斗机这门生意》回复了“FC31应该是前景黯淡而不是反证有国家兜底”,针对这个说法,回复起来事项较多,所以专门发一篇文章来说说。

 

鹘鹰启动时是没有中国军队正式立项,但是这不等于中航工业就不和军队沟通交流,2014年珠海航展时李玉海的原话“‘鹘鹰’在研制之初除了装备解放军的考虑外,还考虑到要打破西方在四代机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因此‘鹘鹰’还专门设计了一款外销型号。”链接:https://www.guancha.cn/military-affairs/2014_11_10_284644.shtml

 

从市场角度而言,枭龙这样的三代机在国际市场上推广已经非常困难,四代机的销量会更难,四代机的价格可不是F-20这样的轻型三代机能比的,国外能有几个启动用户,能拿出多少钱,政治上能协调好么?很显然,依靠国外市场去支撑一款四代机是不可能的,中航工业必然是先国内后国外,国内奠定基础,国外市场才有可能打开。

 

“鹘鹰前景黯淡”是网民下的结论,不是军队或者中航下的结论。如果前景黯淡,那孙聪在2018年珠海航展时就不会说“进展顺利”,也不会在2019年7月4日国企开放日“幽默的说‘没消息就是好消息’”,都“黯淡”了肯定无法幽默起来了。

 

网民下的“鹘鹰前景黯淡”的缘由是因为他们看不到鹘鹰的进展,因为鹘鹰从首飞到现在的确时间比较长,如果不了解中国军队采购军事装备决策过程,那么并不奇怪他们会得出中国军队不会采购的结论。这里简单说一下几个关于军队决策时间:歼10是1982年决定新歼这个项目,经过4年的讨论,到1986年才立项;歼11是1997年601所和空军研究所一起打报告要国产化,2001年开始立项,决策时长4年。更近的有猎鹰教练机,首飞是2006年,立项都到了2012年左右了。军队立项是要论证技战术指标,确定研制预算费用、采购运维费,采购数量等,然后是申报国务院编列军费研制,这些可不是简单说立项就能立项的。所以鹘鹰2012首飞后即便立项,也需要几年时间。如果按照前面4年的时间算,2016年有可能立项。但是2016年碰到了军改,在军队人员重大变化的时候,谁来决定耗资几百亿采购几千亿的战斗机项目?军改基本耗费了1-2年时间,2018年如果军队决定立项,那么就能够解释孙聪说的鹘鹰新机问世的事情,因为军队立项后要按照军队要求来设计,从设计到制造需要2年左右时间,基本在2019年到2020年出现新鹘鹰就很正常了。

 

实际上,如果鹘鹰就是要外卖而不会被军队采购,那么中航应该是将2架鹘鹰拿到世界各大航展去飞,尤其是到巴黎、范堡罗、莫斯科、阿联酋迪拜、新加坡等航展是去飞。幻影4000当年为了争取国外客户,除了在巴黎航展飞行外,还到范宝罗航展飞,要知道幻影4000只有1架。国内销售猎鹰教练机,也是到多个航展露面,但是猎鹰被中国军队采购后,在航展上飞就很少了。所以,合情合理的结论并不难得出,只是一些人更多愿意相信自己的倾向,而不是根据以往历史情况推导出结论。

 

根据最近一年来鹘鹰的各项信息,可以说鹘鹰显然前景不错,至少从孙聪在接收采访是的态度如此。孙聪作为鹘鹰的研制者之一,他对这个项目本身的了解显然是网民所无法达到的,他的说法显然比网民判断更可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