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小区垃圾分类用上人脸识别!真的有必要吗?

垃圾分类用上了“人脸识别”,在西城区新风街一号院,居民们需要“刷脸”扔垃圾,除此以外,垃圾分类还能获得积分兑换日常用品。

7月1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在西城区新风街一号院看到,这里的垃圾箱统一换成了一排几个的分类垃圾箱,且每个垃圾箱的投放口都是封闭的,走近了也没有任何异味。更特别的是,每个垃圾箱上竟然还装上了摄像头。居民们手提垃圾站在垃圾箱前时,摄像头自动识别人脸,倾倒口的挡板便打开了。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居民们分门别类扔进垃圾箱。

500

北青报记者仔细观察后发现,每组垃圾柜设有厨余垃圾、可再生垃圾、其它垃圾等投放口。分类最细的一组智能柜,设有纸类、塑料、金属、纺织品、厨余垃圾、其它垃圾、电池电子垃圾7个投放口。

除了特殊的“刷脸投放”这一功能外,小区里还配备了一处垃圾袋自动发放机。居民用手机扫描机器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凭积分领取免费垃圾袋。

500

据了解,这套智能垃圾分类设备落户新风街1号院刚两个多月,是德胜街道垃圾分类网和再生资源回收网“两网融合”的试点工程。街道出资,共在小区的16个点位安放了26组智能垃圾柜。负责该垃圾分类设备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套设备不但可以美化居住环境,还可以培养居民合理投放垃圾的良好习惯。该设备会用过摄像头对乱投乱放垃圾的人进行记录并给予一定提醒,进一步提升了。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和垃圾分类的质量。

据了解,西城区将于今年年底前创建10个垃圾分类示范区,实现新街口、德胜、西长安街、天桥、陶然亭、金融街、展览路、白纸坊、月坛、广内10个街道垃圾分类全覆盖,并且搭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探索设置再生资源回收交投点和中转站,让可再生资源实现循环利用。

由于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垃圾分类俨然成为这些天国内的一个热门话题。

有趣的是,日本网民也对中国垃圾分类兴致盎然,一些人欣喜地称“世界上终于有一个国家和日本一样实施垃圾分类了”——当然,这么说并不准确,有人说“日本垃圾分类和回收的经验可以出口中国了”,还有人“对开始垃圾分类的中国人深表同情”。

为何会“深表同情”呢?因为日本的垃圾分类规定很严苛,在很多地方,垃圾被分为6种以上的类别,光是学习如何分类就要耗时很久。搬入一个新城市,第一件事就是去当地政府部门领取垃圾回收相关的小册子。日本甚至有一个村庄垃圾分类高达45种,被戏称为“强迫症的天堂”。

有国内记者在日本生活中经常感到烦琐的是对牛奶纸盒的处理,要先沿盒身外的裁剪线剪开,然后清洗、晾干,最后归入资源垃圾丢弃。此外,在日本扔掉一个喝完的啤酒瓶可不容易,因为瓶盖是金属、瓶身是玻璃、瓶身上的商标标签等是纸质。再加上日本家庭处理垃圾并不是天天都可以丢弃,而是一周内指定的某天可以丢弃某种垃圾,所以很多家庭的阳台上都放着分好类别的垃圾。

500跟很多人想的不同,日本不是依靠民众的素质将垃圾分类回收事业贯彻到底的,而是严格立法。这使得扔垃圾在日本人心目中成为烦琐、时常带来焦虑和压力的工作。《环球时报》记者的日本友人中,有好几位因工作调动去了上海。在那里,他们感慨道:“身在日本察觉不到,到了中国感到全世界只有日本在垃圾分类上表现异常。”但现在,他们不能这么说了。

实际上,一听说上海开始实施垃圾分类,一些日本人马上表示要出培训教材,要去上海开办指导班等。不过,他们很快通过媒体报道得知上海只将垃圾分为四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干垃圾、湿垃圾。这下日本人开始琢磨和讨论,最后他们得出结论——中国的四种大分类有可取之处。

为什么这么说?举个例子,在日本,通常会把塑料瓶和玻璃瓶、纸盒等各分一类,但上海统统纳入“可回收物”,日本人认为上海的做法是正确的。其实,日本回收垃圾中80%最后都被焚烧成灰,只有可回收、被认为是资源的垃圾才会保留。

但在“湿垃圾”上他们有不同意见。湿垃圾主要是剩饭剩菜等厨余垃圾,有些又很难和干垃圾区别。日本现在很多家庭不再将厨余垃圾拿到户外丢弃,而是在自家厨房放置一个“厨余垃圾处理器”,将食物垃圾粉碎、烘干,变成粉末。这些粉末被用来给花园上肥,或装入塑料袋作为可燃垃圾丢弃。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湿垃圾容易腐烂,尤其是在夏季会很不卫生。

尽管日本的垃圾回收经验很丰富,但很多日本人逐渐感到,日本的回收分类做法也许太过烦琐。而中国可以学习日本的先进经验,也可以创造出更好的、新版本的“垃圾回收办法”。

总得来说,垃圾分类陆续实施的十多天以来,民众的配合度还是相当高的,各地社区也为了提高民众积极性,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可以更加美好! 所以各位,请手下留情哟,不仅因为有人“看”着呢~~更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

内容整合自北京青年报、环球时报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