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常识:消费是减少自己的财富

         茅于轼说:【中国经济和世界上其他国家都不同的一大特征就是储蓄率非常高。每年全民所生产的财富中用于消费的只占一半左右,另一半都储蓄起来了。这部分储蓄的财富都用于投资了。低消费,高储蓄,高投资基本上是同一回事的不同结果。想要减少投资必须从根子上提高居民消费着手。】

       吴敬琏说:【用生产函数这个公式进行分析,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是储蓄率太高,消费率太低。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王小鲁说:【供给侧结构改革是需要的,但需求侧同样存在很大的结构问题,关键是投资率和储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
        最近又看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说【最终消费支出目前占GDP的比重都达到56%了,贡献达到了77.2%了,储蓄率也已经下来了,这是相当大的成绩。】
        显然,把消费当作当作主要动力,主张通过增加消费实现发展,这是经济学界很多理论工作者的共识。
        寻找消费经济理论的源头,大约可以追寻西方经济学的宏观GDP计算公式:
        GDP = 消费 + 投资 + 政府支出 + 出口 - 进口——这是我刚从网上搜到的;
        而我记忆最深刻的一个公式则比较简单一点:GDP = 消费 + 投资 + 净出口 。
        很明显这两个公式其实是一样的。不过后一个把“投资”与“政府支出”合并了;用“净出口”代替了“出口 - 进口”。特别明显的共同点则是,都把“消费”作为了第一个内容。
        于是按照西方人的逻辑分析方式,等式右边的内容增大,就会导致左边的总数增大。那么,在右边的其他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只要消费增加,GDP就会增长,就成了常识。于是,用扩大消费的手段促进经济增长,就成了一个符合经济学常识的手段。

        可是这个“常识”违背了另一个常识:节省是经济活动的本质要求!

        到目前为止,并且在可以预计的未来时期里,人类一直并将继续在一个资源稀缺环境中生活。节省是每个经济活动中都必须遵循的原则。而节省的要求,当然是尽可能做到减少消费。

        很显然,“节省是经济活动的本质要求”这个常识是符合经济活动逻辑的:
        经济活动需要有资本来推动。资本来源于财富。如果人们把财富都消费掉了,就没有了资本的来源,也就无法推动经济活动了。
        事实上,上面所列的GDP计算公式,说的是既有的GDP的形成结构,至于这个结构未来会不会在下一阶段形成等量或者更多的GDP,要由市场环境来决定。或者说,要看原来的形成结构是否符合未来的市场环境的要求。而节省,则是适应市场要求的最根本手段之一。
        因为经济是市场竞争行为。每一个竞争者都必须以市场的价格要求为指向,尽可能降低自己产品的成本,才能够获取有限的市场份额。而消费的增加,必然导致自身成本的增加,是不利于经济目的的实现的。
        于是我们看到,两个经济“常识”在这里打架了。那么其中的哪一方是更加有理的呢?我的判断是;主张节省的一方才是符合伦理要求的。
        消费是规律要求,不是伦理要求;节省才是伦理要求,同时也是规律要求。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消费稀缺资源,这是一个客观规律要求。如果人类可以不依赖于对于资源的消费而生存,人类的自由就不会是问题,于是人类的必须通过以减少自由为前提的劳动,从事以降低资源稀缺性为目的的社会再生产,就不会有必要了。当然为了获得消费所必需的资源,而产生的对与资源控制权——财富——的竞争也就是经济行为,也不需要了。
        经济学家们为了找到解决经济问题的办法,往往都犯了这么一个错误:本来应该是把满足消费当做伦理要求的,却错把消费当做了伦理要求。于是鼓吹提高消费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这正好颠倒了手段与目的之间应该的关系:本来应该是通过社会再生产降低资源稀缺性,满足人类的消费需求;如今却在要求人们增加消费,增加资源稀缺性,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而资源稀缺性的增加,必然导致降低人类消费要求的满足程度:资源稀缺性增加,资源价值上升,没钱的人就不能充分实现自己的消费要求了。

        在资源稀缺的环境下,节省会产生两个方面的正向作用:

        1、节省的结果会让资源的稀缺性降低,有利于弱势群体获得必要的资源消费能力;

        2、节省是扩大社会再生产所必需的资源渠道。只有通过社会再生产的有效扩大,资源的稀缺性才会持续降低,人类的自由空间才会不断扩大。

        即使是在经济社会里,节省也依然是每一个经济主体获得从事经济活动所必须的资本的来源;同时也是降低经济成本以提高竞争力,实现财富增值的必要手段。
        因此,节省不但是伦理要求,也是规律要求。
        那么,宏观经济学中,为什么会提出消费经济理论来的呢?有两个原因:
        1、经济是经济主体间的财富竞争行为。每一个经济主体要获得财富,都必须以自己提供的资源在市场上获得有效需求为前提。而市场上的有效需求必然只能以(别人的)消费为基础。因此,每一个经济主体都希望市场上的其他经济主体增加消费——自己可是能节省多少就尽量节省的。

        2、西方经济发展到后殖民主义时代,没有了用暴力手段开拓海外市场的空间,对内部进行内涵式市场开拓就成了主要手段,典型的具体表现就是凯恩斯理论的兴起。所谓的内涵式市场的开拓,就是以扩大政府与普通民众消费为手段的。

        记住了,资本家们可是不会增加消费的,尽管他们垄断了绝大部分社会财富,也就是资源控制权——否则也不会有经济危机了。

        这样一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了,消费经济理论就是发达国家与资本家们的代言人,为了忽悠政府与普通民众,维持与扩大资本利润空间,而弄出来的经济理论。
        如果这样的理论实行的结果,能够让经济永恒的发展下去,那也就罢了。问题在于这个理论其实与经济的内在顽疾是一样的,会导致经济的崩溃。
        经济的内在顽疾就在于:只有垄断了资源控制权才能够实现财富目的。而财富同时又是资源消费的权力。
        你没有财富就没有消费的权力,而实现财富增值的手段,只能是少数人把社会的资源控制权垄断起来。任何有财富属性的资产,如果从垄断形态变成了非垄断形态,这项资产的财富属性就立即灰飞烟灭。比如前苏联将国有资产平均分配给了民众以后,民众与国家都穷了,只有趁机廉价收购了国有资产的寡头们富裕了。

        而消费经济理论的要害,恰恰是要普通民众与政府,把拥有的资源控制权用于消费,从而实现社会资源控制权向少数资本家手中的集中。

        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市场的有效需求因为政府与普通民众的财富枯竭而越来越萎缩。于是资本家们的经济活动也就越来越困难。恶性循环的结果,必然是经济崩溃。

        逻辑分析到这里,有人会用事实来反驳:那为什么至少在大萧条时代以后,没有再发生过类似的经济崩溃,到如今世界经济活动依然在持续?
        解答这个问题,需要从生产力与经济的关系开始。我以前的博客中多次分析过,这里·就不再多说了。大家记住,西方的消费经济理论,要求普通民众,与不发达国家中的相对有钱的——对于没钱的国家,他会要你紧缩消费,等你的资产价格崩溃以后,他再来收拾——提高消费率、降低储蓄率,损人利己的、违背伦理要求的、违背客观规律要求的,就对了。
        我在以前的一篇博客中说过:
        【那些主张中国降低储蓄率,增大消费比重的人们,在逻辑上应该要求发达国家与富裕阶层的人们把财富拿出来,更多地用于消费;而不是在发达国家与富裕阶层继续加大财富积累的同时,要求不发达国家与普通民众降低储蓄水平。       
         理由很简单:不发达国家与普通民众,如果把本来就有限的财富更多用于消费而不是财富积累,就永远别想有资本在经济活动中与发达国家与富裕阶层展开竞争。
         这样的结果,自然只会导致国家之间发达与落后现象的继续扩大,以及人们在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的固化。也就是发达的国家永远发达,落后的国家永远落后;富裕的人们永远富裕,贫穷的人们永远贫穷。估计这就是西方人要求中国增加消费、降低储蓄率的真实目的。】
        就用这段话作本文的结尾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