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为什么严惩虚假广告?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魔王】

新西兰的法律常给中国人以“宽容”的感觉,一些杀人犯可能只需服刑几年,盗窃犯有时候甚至连牢房都不用去。但其实新西兰有很多罪行的处罚相当严厉,比如性侵儿童、殴打虐待,以及这篇我要谈的:虚假广告和标识。

2017年,新西兰一家保健品公司在自己的蜂花粉产品包装上标识产地为“新西兰”,而实际上在中国生产。这事被发现后,该公司被奥克兰地方法院判处52.65万纽币的罚款(折合人民币约250万)。类似的还有2016年一家羊绒被公司在包装上标注“新西兰制造”,但同为中国制造,被法院罚款10.9万纽币(折合人民币约50万元)。这样的处罚金额足以让这两家涉事公司不倒闭也要半残了。

执法严是一方面,违法必究是更明显的特点,慢节奏的新西兰对于此类案件,起诉和罚款异常高效,因此新西兰本地市场很少听闻虚假广告事件。

法官对涉嫌虚假宣传的公司判罚的依据来自新西兰的《公平交易法》——等同于中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法律给人感觉只是用来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实际上并非如此。上述两个案例中,其实并没有多少新西兰人受伤或利益受损,因为涉事产品都是专门出口给中国人的,新西兰本地人不大可能买到这些产品。

500

既然如此,为何新西兰法官会如此愤怒,甚至“按照法律给他们最严厉惩罚了”?

法院专员Anna Rawlings说:“消费者需要信任产品的标签和广告词,如果这个信任没有了,不仅会伤害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会伤害市场中商家的利益,乃至新西兰的国家声誉。”

这番言论不得不让我惊叹,不少中国人很多时候其实并不那么聪明,至少在这件事上,就不如新西兰人有远见。

很多中国人对商品的认识还停留在“只要吃不死就无所谓”的状态,连带一些商家也觉得,消费者吃了山寨品牌的食物或是夸大疗效的药酒,只要没有中毒、致残或身亡,都不算大事。既然消费者没损失,那商家何罪之有?最关键的是,一些人认为商家还能创税,罚得他们关门歇业了,当地的GDP、就业等等,怎么办?

500这话显然……不全对!


被忽略的“其他商家的利益”

除了损害消费者利益,山寨产品还会冲击正版产品的市场,夸大宣传的商品还会影响“如实宣传”的产品。倘若容忍“不实产品”继续生存,确实会保留他们制造的经济效益,但诚实商家的经济效益也会受影响。因此放眼整个市场,容忍“不实产品”其实难为社会多创造正面价值。

新西兰法官并没有因为企业缴税和本地居民未受损失而对涉事企业网开一面,正是因为考虑到了“其他商家的利益”,将不守规矩的商家打击掉,自然会有守规矩的商家创更多的税以补充税收和GDP损失。

而现实中,不少“诚实商家”为了生存,最后也会跟着选择“不实宣传”。倘若是食品,有可能发生安全事件,还可能备受重视罚一罚;倘若是普通用具,基本上就难有人理会了。比如在中国非常严重的“充电宝虚标问题”就是如此。

第一个虚标充电宝容量的商家挤占了其他“诚实商家”的市场,生意风生水起,纳税连年增长,也没有因产品造成人员伤亡。利益受损的“诚实商家”见此跟风虚标,于是我们看到了满市场的造假。有的连1万毫安都没有也要虚标为5万毫安,而机场安检人员也对此司空见惯,贴心地用计算器计算实际容量,以免拦下其实合规的充电宝引起乘客纠纷。

500

央视关于充电宝虚标的新闻报道

如果虚标的充电宝和安检人员手里的计算器算是“中国特色”的话,这种“特色”就是“短视到忘记保护诚实商家的利益”引起的。而“短视”这点,绝不、绝不应该成为“中国特色”。

被忽略的“中国制造”声誉

新西兰人对“新西兰制造”的声誉保护可以说是到了“洁癖”的水平。

1999年,新西兰官方就出台口号——“100% Pure New Zealand”。敢“吹”得这么绝对,自然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有关“新西兰制造”的任何负面事件,都会有人跳出来指摘这口号一番,同时也有“爱管闲事的”新西兰人积极举报虚假标识和广告。

500

当然,如此努力,回报也是丰厚的,虽不能做到完美,但“新西兰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纯净”名声给新西兰的食品和旅游业带来巨大利润。保护“新西兰制造”当然也有民族主义情怀的因素,但这样做同样也维持了新西兰人的高收入。

中国人何尝不是如此,希望自己的“中国制造”名声在世界成为有名的褒义词,不仅是民族自信的面子问题,也是事关国人收入的里子问题。


​也许有人认为,我们的出口产品做得“诚实”一点,内销产品则使用“中国标准”不就好了?两套标准听起来没问题,但操作起来就有漏洞了。一来是因为对所有出口产品都严格把关并不现实;二来更重要的是,中国商人若在国内“讲大话”、“耍小聪明”惯了,出了国就很难改掉这一习惯。在国内,大家都把消费者当傻子当习惯了,在国外就很可能故技重施而被抓个正着,到时估计被罚到破产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有的还会怀疑外国人故意针对自己。

500

打码报平安……

也许某些中药、药酒较少被外国人消费,不大可能损害“中国制造”的声誉,但它们与出口的“中国制造”是在同一个大环境下生产的。想要治理大环境,首先要从药酒这类小事做起,只要看到虚假广告和不实宣传,人们就应群起举报,敢于披露,而不是漠不关心。毕竟,这不仅仅关乎消费者的利益。

“中国制造”的声誉并不只靠官方重金砸下大量华丽广告就能撑起来,它需要的是整个社会每个人洁癖一般地呵护。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