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厂风云 90年(4):二十年磨一舰

上文说到,沪东造船厂于1950年代成功建造了新中国首批国产护卫舰。到了1960年代,面对日益紧迫的空中威胁(毕竟敌我双方的空中力量都已经进入了喷气机时代),原先的舰载高射炮越来越力不从心,由美苏两国引领,世界各国海军开始进入导弹防空的时代。我人民海军也迫切需要一款搭载舰空导弹的军舰,以撑起海天防空网。

500

美国海军第一代防空导弹载舰大多由二战期间建造的火炮巡洋舰改建而来,搭载尺寸巨大的“3T”导弹系统(“3T”,即Talos/黄铜骑士、Tartar/鞑靼人、Terrier/小猎犬三种舰载防空导弹。)图为“芝加哥”号导弹巡洋舰。

500

58型(“肯达”级)导弹巡洋舰,赫鲁晓夫时代建造的苏联第一代导弹巡洋舰,不但装备了威力巨大的远程反舰导弹,还装备了源于陆基防空导弹的舰空导弹。

1965年,人民海军正式提出要研制一款对空型导弹护卫舰。1966年6月初进行了战术技术论证,确认了任务。1967年1月,负责舰船研发的第七研究院向主管船舶工业的第六机械工业部和海军司令部上报了《053小型火炮导禅舰战术技术任务书(草案)》。这款后来被称为053K型护卫舰的军舰,以1960年代的标准来看,指标颇为先进,尤其是武备和动力系统,完全算得上是直追美苏:

  1)武备除了传统的舰炮外,还要装备“红旗-61”舰空导弹。——美苏两国的军舰,也才刚刚装上防空导弹没几年,而且都是巡洋舰或者驱逐领舰级别的大型军舰,尚无护卫舰这种小舰装上防空导弹。

    2)动力采用非常时髦的柴燃联合动力,由2台中速柴油机(巡航机组)和1台燃气轮机(加速机组)组成,总功率46000马力,最大航速可达38节!

1967年6月,该报告获批准。1969年,沪东造船厂承担重任,与海军东海舰队及701所联合组成生产、使用、科研“三结合”研制组。研制组面临的第一大难题就是燃气轮机寿命太短、无法满足装舰要求,故而最终只得放弃时髦的柴燃联合动力、改为纯柴油机动力。

1970年7月,053K型护卫舰首舰在沪东造船厂开工,1971年10月24日,该舰舰体即告下水。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最大的难题出在“红旗-61”舰空导弹上。相比于1950年代甚至二战末期就开始舰空导弹研制工作的苏美两国,新中国的舰空导弹研制起步较晚,并且最初是作为地空导弹项目开始研发的。

1965年8月(比人民海军提出要研制导弹护卫舰还晚),负责航天工业的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二研究院开展了中低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方案论证工作。同年9月,定名为“红旗-41”。1966年1月,该项目列入国家计划并改名“红旗61”。1967年,该项目改为舰空导弹,并改由上海机电二局牵头研制工作。1970年5月,海军、第七研究院、上海机电二局等单位共同确定了装舰方案,协调了导弹装舰与舰上设备的接口关系,“红旗-61”作为舰空导弹的研制工作才真正开始。——此时,053K型护卫舰的首舰马上就要开工了。

由上海机电二局牵头,在沪东造船厂的配合下,12个研究所、11家工厂、2个试验基地和有关配套协同单位加班加点地投入到“红旗-61”舰空导弹系统的研发工作中去,然而还是无法赶上053K首舰的舰体建造进度。1974年6月,第六机械工业部下文决定,053K导弹护卫舰研制工作分两期工程进行:第一期工程,以完成舰体和其它基本设施为标准,先交付部队使用;第二期工程,继续完成舰上4大武器系统和19项缓装设备在内的研制装舰任务。

1974年11月,053K首制舰开始试航,1975年3月正式服役。从1965年海军提出建造导弹护卫舰算起,已经过去了10年时光,然而,053K型护卫舰第二期工程还得再等10年才得以完成:

500

“红旗-61”舰空导弹

1976年12月,“红旗-61”舰空导弹首次装舰,进行导弹发射、武器系统跟踪伞靶和遥测弹射击伞靶等3项试验,历时45天,护卫舰出海14次,发射了2枚模型弹和2枚遥测弹,模型弹试验成功,然而遥测弹均未击中伞靶。

1978年,“红旗-61”舰空导弹进行了半实物模拟打靶试验和遥测弹射击伞靶试验,其中遥测弹射击伞靶试验第一枚未成功、第二枚准确命中目标,制导雷达和其他设备工作正常,达到了预期目的。

1980年底,导弹护卫舰携带“红旗-61”战斗弹进行实弹试验。然而,由于导弹引信未动作,试验失败。

1981年春,“红旗-61”导弹在导弹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又两次出现引信早炸的严重问题。1981年2月,上海机电二局研制成功新型引信,解决了引信提早动作的致命缺点。

1983年3月开始,上海航天局(即原上海机电二局)组织进行了排除故障、整顿质量的工作,发现410项问题和故障,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后,问题都较好地解决了。

1984年11月,经过全面改进的“红旗-61"导弹在导弹试验场展示了良好的作战能力。两枚导弹射击靶机全都直接命中目标。

1986年11~12月,“红旗-61”导弹再度进行海上实弹试验,分别对不同空域点的靶弹和靶机进行射击,结果击落5枚“海鹰-1”号靶弹和两架“长空-1”号高空靶机,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1988年11月,“红旗-61”导弹系统定型,053K型导弹护卫舰终于可以佩剑出征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红旗-61”导弹系统定型之前,053K型导弹护卫舰首舰“鹰潭”号就已经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立下了赫赫功劳:1988年3月14日,该舰参加南沙赤瓜礁海战,与其他舰只协同击沉越南舰艇一艘、重创两艘。(关于赤瓜礁海战,可以参考“多炮塔舰队”发布的《多炮塔的胜利:纪念赤瓜礁海战30周年》一文。)

500

得胜归来的“鹰潭”舰

053K型导弹护卫舰共生产了2艘,除了沪东造船厂建造的首舰“鹰潭”号外,同样位于上海的求新造船厂(后与江南造船厂合并,组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还建造了二号舰。但二号舰命途多舛,1977年以第一期工程状态入列服役后不久就遭遇撞船事故,此后还没等到进行第二期工程,就于1986年草草退役。“鹰潭”舰也于1994年退役,现存于青岛海军博物馆。

500

现存于青岛海军博物馆的“鹰潭”舰

总的来说,作为新中国完全自主研发的第一代导弹护卫舰,053K型导弹护卫舰(尤其是“红旗-61”舰空导弹等子系统)的研制工作很大程度上算是“交学费”。虽然053K型护卫舰本身只建造了2艘,并且只有1艘最终达到了当初预期的技术状态,但她的船体、动力、火炮等系统都是可靠的,也衍生出了规模庞大的053型护卫舰系列家族。而沪东造船厂,也将在接下来的053型护卫舰系列家族的建造浪潮中大显身手。(未完待续)

感谢各位朋友关注“多炮塔舰队”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