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初心的张力——从1966到1968

偶读邱会作的回忆录,下卷有这么一段,很明显是邱饱含深情写出来的:

1967年9月主席回到北京,一次总理在京西宾馆给团以上干部学习班讲话,……总理说,我再讲话要结束的时候,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伟大领袖毛主席来了!顿时,全场群情激奋,主席走到主席台前向大家招手,全场不断地喊口号。然后主席又和台上的人一一握手,主席走到我面前时说:“这个是姓邱的。”主席刚要往前走,又退回了一半,一边拉着我的手,一遍指着我说:“娃娃都有白头发了。”

我当时也非常激动,因为在这种场合,主席和谁多说几句话都是莫大的荣幸,我看主席这次接见军干部,心里似乎好受多了,军队还是他的,军队干部也还是他的。

邱会作15岁的时候就加入江西兴国县的赤卫队了,而且20岁的时候跟着大部队参加过长征,是资历相当不错的“红小鬼”,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一直负责军队的后勤事务,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领袖毛泽东和他握手,他的崇拜之情跃然纸上,尤其是那句“娃娃都有白头发了”燃起了他无限的对戎马倥偬岁月的萦怀。

不过这段回忆录最耐人寻味的一句话是主席“心里似乎好受多了”,暗示之前毛泽东心情不好,邱在这里指的是发生在一个月前的武汉七二零事件。

  这次毛泽东在京西宾馆接见军队的团级以上干部,要放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下才能看得清晰。

邱会作对这类事情的回忆,也可以从李作鹏那里得到验证:

从1968年1月起,海军办了六、七期学习班,每期时间二至三个月,每期人数有数百人,参加学习班的干部共计千余人。学习班的学员,主要来自海军开展四大单位中的团、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和参加各省地方“三支两军”工作的海军各级干部。让他们脱离原单位,集中到北京学习。

半年前,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三支两军”活动,每个月参加活动的指战员都有90余万人,1968年上半年达到了95万人之多,有兴趣关注这段历史的读者可能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当时大陆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革委会当中,军干部当主任的比例非常高,县级以上,北京是78%,广东81%,辽宁84%,云南和湖南更高,达到了惊人的98%。 到1970年,军队共有高达280万人次参加了“三支两军”工程,当时有一句话: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

500

1967年重庆满载“三支两军”人员的船只停靠码头

500

我们再看一下和文章开头邱会作回忆录相对应的一段,是陈士榘的儿子陈仁康的回忆,1968年2月,毛泽东在首都体育馆接见装甲兵、工程兵、炮兵和铁道兵、通信兵等兵种,现场爆发出了震耳欲聋般的掌声和哭泣声:“毛主席走到哪里,就会让哪里的人变得渺小……他走到我父亲身边,眼里发出久别重逢之光,伸出手让记者拍照……”

除了邱会作和李作鹏,吴法宪也写过回忆录,他对这种现象做了一个比较中肯的判断,当时军队对国家事务有特殊的作用,稳定了局势,在“九大”中央委员会中,军队干部占了一大半,当时的政治局委员有25人,军队干部就占了14个。

从1967年下半年到1968年下半年,毛泽东频繁接见各大军兵种、各大军事院校、国防科委、军事科学院、北京戍卫区等。1968年春天,济南军区乘坐“毛泽东派来的专列”,组成“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分别有两千多名团级以上干部参加“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接见。

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和文革初期毛泽东接见红卫兵不同,毛泽东在这类活动中很少发表即兴演讲或者大型讲话和报告。

1968年起,毛泽东开始重新深刻思考党权-军权-政权的关系,也让他反思红卫兵和造反派群众路线是否能达到他的“文革”初衷。

1966年8月,当时毛泽东曾经有过非常理想化的表述:只能是“群众解放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军队干部的存在感急剧上升,或许意味着这场运动当时正在进入新阶段,毛泽东本人也在“否定之否定”的不断深思中,调整和把握这场大运动的航向。或许,当时的他已经浅层地感觉到理想与现实巨大鸿沟的无力感。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