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扒粪运动”和新闻自由的真相

美国“扒粪运动”和新闻自由的真相——老罗斯福如何在革命与崩溃的边缘挽救美国

  马钟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北京华夏文化交流促进会研究部主任

  【注:原载《2014—2015世界社会主义黄皮书》。此文是作者提供给北斗深度智库(微信公共号:bdsdzk)的原文,发表时有删节】

  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经济高速增长,财富急剧增多,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顶峰。美国进入了所谓的“摩登时代”和“镀金时代”。《镀金时代》,马克·吐温在1873年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对这个时代的鲜明写照。此书通过对一位资本家兼政客的描写,揭露了西部投机家、东部企业家和政府官吏三位一体掠夺国家和人民财富的黑幕。

  至1884年时,美国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成为工业国。到1894年,美国工业总产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之冠。美国公民财富总值从1850年的70亿美元增加到1900年的880亿美元,增长了12倍多,但是社会财富却高度集中于垄断财团手中。比如在1899年,185个垄断组织资本总额达30亿美元,占全国制造业资本的1/3,全国铁路网在1901年已被六大垄断公司控制,而石油行业,甚至其上下游行业,则完全被洛克菲勒财团一家垄断。据查理斯·B·斯布尔在1896年的统计,1%的美国人占有近一半的国家财富,12%的美国人拥有近90%的国家财富。于此同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黑人等有色人种则始终处于贫困状态。19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工人运动进入高潮,如1886年“五一”运动及秣市惨案、1892年荷姆斯特德钢铁工人大罢工、1894年普尔门城工人大罢工等。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各种试图颠覆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潮汹涌澎湃。

  罗斯福总统的前任,是威廉·麦金利,此人也参加过南北战争,作战英勇,拥有不俗的战功。他就任总统后公开鼓吹帝国主义,发动了美西战争,并赤裸裸地捍卫垄断财团的利益。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世博会上被美国的无政府主义者刺杀。

  当时的垄断财团,控制了社会财富,并几乎控制了美国的一切。后来的威尔逊总统曾说,“政党核心会议的代表成了我国政府的理事”,而总统成了“国会的仆人”。国会是党魁们的掌中玩物,而党魁又受少数垄断巨头支配。垄断资本家通过党魁集团操纵政治选举,在政府机关安置亲信,控制政府的内政外交,为垄断公司谋利益,大肆行贿收买国会议员和官员。美国的财团只要投入足够多的金钱,便可阻止或者推动对本公司不利和有利的法律通过,这在美国是家常便饭(到今天仍然如此)。威尔逊总统曾不得不承认说,“我们所拥护的伟大政府多次被人利用来牟取私利”。总之,垄断财团及其管家政党党魁控制了政权,他们是无形政府。

  垄断财团的统治遭遇了广泛的反抗:社会主义者诉诸于底层穷人的组织和团结,而那些无政府主义者则搞起了秘密暗杀及针对财阀及党魁的恐怖活动。威廉·麦金利被无政府主义者刺杀后,罗斯福继任成为美国总统,时年42岁,成为最年轻的美国总统。新上任的罗斯福意识到,美国需要一个强大的特务机构来对那些激进的社会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进行监视和控制。1903年,罗斯福出台了新的法律禁止激进分子在美国定居,司法部和劳工部开始为他们眼中的“极端分子”建立秘密档案。1908年7月26日,在罗斯福任期内,司法部长查尔斯·约瑟夫·波拿巴成立了由专门特务组成的中央特工组织,最初叫做调查局(简称BOI),到1935年正式固定名称为联邦调查局(FBI)。尽管相当多的议员反对用建立中央间谍系统的方式监控美国,罗斯福总统仍然强力推进了国家机器的完善。对此,马克•吐温只好评论道:“假如《美国宪法》挡了罗斯福的路,他会将其一脚踢开”。

  然而,罗斯福所接手的美国,是在一系列严重问题威胁下的美国:如贫富两极分化、劳资冲突严重、官商勾结、政治腐败、食品安全等社会问题频发,等等,(和今日的中国极其相似!)。仅靠强力和暴力压制,是适得其反的。

  在前任总统被暗杀的阴影下,罗斯福总统不得不担心,美国的垄断财团及富人们的天堂,很有可能在社会主义革命或底层无政府主义暴动中毁灭!

  作为美国垄断财团的杰出大管家,罗斯福高瞻远瞩地看到,如果再不进行明显的调整,垄断财团将很快失去他们所拥有的财富及“自由”。罗斯福最终成功地将底层民众十分强大的革命情绪,转化成了一场改良性质的“进步运动”,使美国垄断财团得以继续世世代代统治下去。

  在这场改良性质的进步主义运动中,新闻媒体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急先锋,史称“扒粪运动”。当时美国存在的某些社会问题,比如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对普通大众有害,而且对那些富人也有害。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是食品行业的资本家盲目追逐短期利润最大化的必然结果,而当时的美国奉行政府不干预经济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资本家在他的企业和工厂里便是国王;当某个资本家的企业垄断某个行业时,他便是这个行业的大王……钢铁大王、石油大王、铁路大王……当时的美国社会,便是充斥着形形色色各种各样大王的社会。美国的社会是如此的“自由”,以至于那些生产有毒食品的“小王”(小资本家),威胁到了其他“大王”的利益。

  于是,那些为了短期利润,生产有毒食品的资本家,很快成了全国公敌。1905年《柯里尔》杂志发表了厄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的《屠场》一文,这是美国扒粪运动中很重要的一篇文章,此文揭露了芝加哥肉类工厂令人震惊的肮脏黑暗。据说老罗斯福总统从此不敢吃香肠(恐怕洛克菲勒等大富豪也不敢吃了)。整个社会也掀起了强大的舆论风暴谴责那些食品行业资本家的无耻。很快,美国国会于1906年6月通过了两部联邦法律《纯净食品和药物管理法》和《肉食检查法》,政府权力开始大规模监督和约束食品业的资本权力。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揭露性报道都让罗斯福满意,因为有些报道可能会被引导到反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向上去。比如上述《屠场》一文的作者辛克莱,便是一名活跃的社会主义者,在1906年后的30年间,辛克莱继续创作了许多揭露资本主义黑暗面的长篇小说,如科罗拉多州煤矿工人罢工的《煤炭大王》(1917)等。类似的著作让美国垄断财团十分反感。

  这场新闻界的揭黑运动之所以被称作“扒粪运动”,正是来自于罗斯福总统的谴责。

  “扒粪运动”的开端,起始于1903年1月《麦克卢尔》杂志刊登的三篇文章,其分别是林肯·斯蒂芬斯的《明尼阿波利斯的耻辱》、艾达·塔贝尔的《美孚石油公司史》和雷·斯坦纳德·贝克的《工作权》。在这期的《麦克卢尔》社论中,重点介绍了这三篇文章:塔贝尔的《美孚石油公司史》“提示了我们的资本家如何通过法律途径实施阴谋尔虞我诈的:只要法律妨碍了他们,他们就违反法律;并且他们滥用法律来压制那些挡道者”。贝克的《工作权》“表现了劳方——资方由来已久的敌人和托拉斯不法行为的主要原告——其自身所犯罪行及其开脱之词。”在斯蒂芬斯的《明尼阿波利斯的耻辱》里,“我们看到一个城市的政府部门为了其当选官员的利益利用罪犯实施罪行——而市民们……袖手旁观毫不觉醒。”《麦克卢尔》社论进一步评论道:“资本家、工人、政客、市民——都在违反法律,或者听任法律被践踏。谁来捍卫律师的尊严呢?靠律师吗?这个国家里一些最好的律师已经被豢养了,他们不是出庭辩护,而是为公司和商行当顾问,教他们如何规避法律且无遭受严惩之虞。靠法官吗?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如此地尊敬法律以至于因为某一‘错误’或遁词他们便回到法庭释放那些足以被判定有罪的人。”

  《麦克卢尔》杂志随后发行量大增,另外很多杂志也迅速跟进,形成了一股猛烈的揭黑风潮。

  1906年4月14日,罗斯福总统在美国众议院办公大楼奠基典礼上发表了演讲,他用班扬小说《天路历程》里的扒粪者,来比喻那些揭黑的媒体和记者:“那人手拿着粪耙,目无旁视,只知朝下看;他被赠予天国王冠以替换他的粪耙,但他既不抬眼望天,也无视王冠,却仍继续耙那地上的秽物。”在罗斯福看来,扒粪者是“那种一生中总是拒绝正视美好的事物,只是心情严肃地将目光集中在那些卑鄙可耻的事物上的典型人物”,而这种人“会迅速成为对社会无益、于行善无助的潜伏最深的罪恶势力之一。”

  毫无疑问,罗斯福十分担心媒体上的揭黑浪潮无法控制,最终会对资本主义秩序(即资本对劳动者的统治)造成根本性的颠覆。他一再地强调,美国社会有“很多美妙的事情”,而那些带粪耙的人必须“认识到何时该停止扒粪”,并“对王冠表示敬意”时,扒粪者才能对“社会的良性运行”起正面作用。罗斯福实际上是在强调,扒粪者必须承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承认美国垄断财团统治的合法性,其存在才是合法的。如果新闻“扒粪运动”走到颠覆垄断财团根本性统治的地步,罗斯福会毫不犹豫地将他们当做社会主义者或无政府主义颠覆分子进行镇压。对于罗斯福总统的谴责,那些揭黑者理直气壮地将“扒粪者”这个称号接过来,自嘲式地戴在自己头上,从此“扒粪运动”闻名于世。

  罗斯福的策略是十分高明的。首先,如果罗斯福完全禁止和打压新闻扒粪运动,这股力量将最终走向革命,变成无政府主义或社会主义性质的运动,给美国资本主义体制带来颠覆性效果。其次,如果罗斯福完全放开新闻扒粪运动,美国的资本主义体制的阴暗面被彻底揭露,美国垄断财团的统治也将岌岌可危,这仍然会有利于那些革命者和颠覆者。因此,罗斯福的处理恰到好处,在不危及资本主义根本制度和垄断财团的根本利益前提下,给新闻媒体有限度的“自由”,让扒粪者在罗斯福划定的圈子里“自由”地扒粪。把进步运动局限在中产阶级改良性质范围内,引导他们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维稳力量——这是一种十分高明的策略。相对而言,苏联对此问题的处理则一直陷在极左和极右的状态,先是斯大林时代的高压,后来是戈尔巴乔夫时代的完全放开。一个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社会,在极冷、极热两种极端温度的轮番作用下,必然土崩瓦解。

  实际上,当时用不着罗斯福出动国家专政力量,垄断财团自身就将扒粪运动控制起来了。比如上述的著名的《麦克卢尔》杂志,随着发行量的猛增,广告收入也猛增,其老板塞缪尔·西德尼·麦克卢尔则成了一个相当有钱的商人。林肯·斯蒂芬斯从1901年时便是《麦克卢尔》杂志的编辑,不过随着他自己的声名鹊起,他在杂志上发稿的自由却越来越小了。广告部门向他提出警告,他所揭露的公司是他们杂志的重要广告客户。杂志主编先是强烈劝告,后来则干脆不顾其强烈反抗,多次直接枪毙其揭露某些财团的文章。林肯·斯蒂芬斯被震惊住了。后来,他与一些志同道合者集体辞职,创办了自己的杂志《美国杂志》,可是这个杂志重蹈了《麦克卢尔》杂志的覆辙:在初期因为揭黑而销量大增,但没过多久,这些新闻人决定利用难得的机会大赚一笔,因此,记者又沦为了“妓者”,为了赚钱和广告收入,《美国杂志》也成了某些财团手中的玩偶。就连林肯·斯蒂芬斯也不得不痛苦地承认:“我被我自己的金钱收买了,被挣钱的前景收买了。”

  美国的“扒粪运动”的历史充分证明,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中,不会有真正独立的新闻媒体。媒体不过是另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大众媒体的所有者也往往是那些垄断资本家,大众媒体不会从根本上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林肯·斯蒂芬斯等人终于明白,垄断财团才是美国社会的真正主人,反对垄断财团便是最终颠覆美国体制,这些梦想发财的媒体人绝对不想走向这条革命之路。尽管大部分扒粪运动的参与者在良心上明白,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最顽固的既得利益者——垄断财团才是美国一切腐败和丑恶的根源,尽管大部分扒粪运动的参与者都在良知上反感那些垄断财团,但林肯·斯蒂芬斯却不得不反复强调,问题不在商人,“‘特权’才是邪恶的根源”,因此林肯·斯蒂芬斯主张扒粪运动的重点在于揭露政府的腐败,让政府变得更加廉洁和公正,而不是瞄准并试图推翻那些垄断财团。林肯·斯蒂芬斯这类“扒粪运动”代表人物的用意颇深。

  在美国,垄断财团才是社会的真正主人。垄断财团依靠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垄断对劳动阶级进行经济剥削,如马克思所言,劳动者是被雇佣的奴隶。政府的政客们、议员们、军警们,不过是主人的管家、谋士、打手,其根本宗旨是用各种方式镇压奴隶们的反抗,巩固垄断财团生产资料所有权(即剥削奴隶的权力)不受侵犯。可是,在当时的美国,管家、谋士、打手们却为所欲为,他们不仅镇压工人阶级的革命和反抗(这是他们的本质职责),甚至变本加厉地对他们进行二重三重剥削。正如林肯·斯蒂芬斯曾反复揭露,美国警察们的腐败非常普遍,贪赃枉法是警界常事,警察定期向酒吧、歌舞厅要黑钱,种种犯罪分子往往是各有“门道”,通过贿赂警察和法官,就可以少判、减刑甚至不受任何惩处。除了大垄断财团和工人阶级外,美国社会还存在大量的中小资本家。党魁们直接为垄断财阀服务,而那些中小政客也学着跟那些中小资本家暗通款曲,从而使美国社会的腐败无所不在,这些都是垄断财团不高兴看到的。因此约束政府的过度腐败,尤其是约束政府基层的腐败,使政府官员只能与那些垄断财团进行大型的根本性的权钱交易活动,这不但能降低底层民众的痛苦指数,而且也是在加强垄断财团的统治能力。林肯·斯蒂芬斯无疑是个绝顶的聪明人!所谓的“扒粪运动”及美国新闻自由的真相是什么,是显而易见的。

  老罗斯福,无疑是美国垄断财团有史以来最好的大管家。除了顺利地驯服并利用了扒粪运动之外,罗斯福还主张行政体制改革,罗斯福的目的是扩大政府的权力尤其是中央政府及总统的权力,增强联邦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力度,保证社会公平。罗斯福认为,美国垄断财团出现对美国社会来说是一种进步(即承认其统治地位),他既反对进步主义激进派(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鼓吹的摧毁大企业和垄断组织,更反对社会主义者要求的实行大企业和自然资源公有化(这等于要大资本家的命)。罗斯福做的,便是利用反托拉斯法规范个别垄断财团无法无天的恶行,保护那些好的托拉斯,约束那些坏的托拉斯。他还主张对富人征收累进所得税及财产继承税,以便缓解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此政策在威尔逊时期得以实施)。

  罗斯福总统终于在革命与崩溃的边缘挽救了美国。正如老罗斯福后来总结的:“我所奋斗的核心是希望从毁灭中拯救这个国家的富人及其追随者。……因为我反对社会主义学说……我希望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保留我们曾经拥有过的同样的机会、自由、和平、正义和秩序。”他还劝说资本家们能够支持其主张:“我但愿资本家未来能明白,我正在倡导的一切,……实际上都是为了有产者的根本利益。因为这将使他们免受(无产者)革命的威胁。”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