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呼喊派”的广告越来越多?

以前铺天盖地的恶俗广告最多还只是视觉污染,电线杆子上,小区墙体上,高级点的在地铁隧道里……觉得恶心两眼一闭就可以,现在的一个趋势是视觉带听觉,各种写字楼现在都配备显示屏,包括在电梯里,走进去你就听见嗷一声,嗷一声的感觉,连绵起伏不断。

广告商也有话说啊,不能剥夺盲人接触广告的权利嘛。

一个极为明显的现象是,“呼喊派”的广告是越来越多,而且呈轰炸趋势;这类广告的文案极为浅薄,也就是稍微介绍一下产品内容,然后找几个明星开始大声呼喊品牌的名字。

老夫最早听到这种广告,是杨幂老师给某交友和求职网站做的一个广告:“xx同城!!”

而且把纤纤玉手放到嘴边做扩音状:

杨老师的嗓音条件其实一般,但是xx同城确实很聪明,听觉轰炸来的确实比视觉轰炸要难以防范,你不听我拽着你的耳朵听,绝不废话,就喊牌子名字。

无疑,这个效果很好,于是我们看到了如下几个广告,黄渤的,这回鸟枪换炮,直接拿起了喇叭。

500

地铁车厢,现在婚恋交友的app广告几乎完全就被呼喊派占据了:“年底就领红xx!!!!!”

“我主xxx!!!”(这个是要喊四遍),不过这个妹子口齿不是特别清晰,而且换气不畅,所以“我主”和后面两个字的衔接有点问题,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还以为是“我主”代表耶稣,基督教的广告居然能做到铺天盖地呢。

 

500

一亿人,高品质婚姻,呵呵

其实仔细分析,呼喊派广告大行其道有其内在的道理,与其挖空心思设计桥段铺垫人设,不如直接简单粗暴搞灌输,而且投入产出比非常高。以前各大电视台就有类似的品牌“循环倾诉”类型的,比如央视就有过“xxx,羊羊羊……”但语气比较平缓,还没有拿着大喇叭狂喊。

现在搞成这样,和年轻人越来越成为低头族有直接关系,大家都低着头看着手机,对身边的广告处于视而不见的状态,广告讲究耳提面命,不能面命,那就给你来“耳提”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