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朋友圈最近三天可见”,聊聊当代青年的困惑

【导读】5月5日微信朋友圈可查看范围有了新的更新,新增一项“最近一个月”。目前用户可以设置:“最近三天”,“最近一个月”,“最近半年”,“全部”四个选项。对此,网友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朋友圈就是用来展示自己的,三天可见还有啥意思?”“三天可见太短,半年可见太长,一个月是最人性化的设置”。那些设置朋友圈“最近一个月可见”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最近一个月可见”作为当下中国青年网络社交的众生相,是什么导致彼此之间的对话空间越来越窄?“最近一个月可见”“最近三天”,透漏了怎样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编辑,供诸君思考与探讨。

 

前不久,微信朋友圈可查范围有了新的改动。看到如此的更改,我想,在此简单的谈谈我的看法。”朋友圈最近一个月可见”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一种心理?又是在怎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下产生了这种心理?

 

朋友圈作为当前中国网络社交的缩影,其影响力可谓是不言自明。这样一款当红的社交必备利器,每天接受各种不同的信息,就如同一场生旦净末丑悉数登场的大戏,各位角儿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朋友圈作为一个自我表达与公共表达的公众平台,自它诞生之日起,其映射的当前网络民众的社交心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大。对于这个平台,网民已从从当初的好奇、畅所欲言、放飞自我的开放式心理,变得越来越保守,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克制,以至于最后大家都不愿说话了,即便是说话,也是前面说的后面立马删除,亦或者是给它上一道时间的枷锁,使旁人无法查阅。

 

鉴于此种表现,曹门霞客行在其《朋友圈三天可见的人,藏了什么秘密?| 揭秘4种类型背后的心理动机》一文中提到四中心理动机。

 

1、焦虑型:渴望被关注,又害怕被看透。我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但是,一旦别人真的关注了我,我会有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同时还有一丝欣喜,又担心别人把我看透了。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表现出焦虑的双重性矛盾心理。既渴望被关注,又害怕被旁人扒光看透。”

 

2、傲娇自恋型:表面只给看三天,实际催你天天看。选择“三天可见”,其实是为了告诉大家要及时看我的朋友圈,不及时看就看不到了。表面看上去云淡风轻,整个一佛系青年的样子。其实是在用一种表面看上去不急不躁的心理,去掩盖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需求。

 

3、从众型:大家都设置三天可见,我也试试。刷朋友圈看到朋友发的内容不错,想起许久未关注他的动态了,特意去点他的头像看一下,结果,只显示“三天可见”。见到好多朋友都这样设置了,我自己也试试。

  

4、隐私型:朋友圈都被人看光了,感觉自己在裸奔。当其他人都是三天可见时,只有自己明晃晃的所有人可见且全部内容可见,没有任何隐私的人,特别像地主家的傻儿子,穿着皇帝的新衣在大街上裸奔。

 

随着陌生人在朋友圈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人们自我保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不仅减少了发朋友圈的频率,还有意识的控制所发的内容。一方面,担心泄露过多的个人信息存在隐私风险,另一方面需要不断的交换个人信息,进行适当的自我表露,方便进行社会交往。在做不到完全保护隐私的情况下,势必让渡一定隐私为社交代价。但是,为了防止有人视监自己的朋友圈,“三天可见”成为最佳选择。

 

选择“三天可见”加上时间的锁后,仿佛获得一种心理的慰藉,即心理的安全感。人们在线下交往时,会有物理距离,同样,在线上社交时,也会有心理安全距离。”

 

不管是焦虑型也好、傲娇型也好、从众型也好、隐私性也罢。就媒体社交个人而言,其形式都是当下青年内心对当前深层次社会现状以及自我现状的一种诉求与表达。而朋友圈又恰好充当了这样的一个发声平台与阵地。但这种表达是向内的,私人化的,个性化的。

这一点往往能够从大家在朋友圈所发的消息就能体现,平日里大家相互之间晒得更多的还是衣,食,住,行.....借此将平日里的话题落在了生活的重心上,具体表现就是更好的去营造家庭环境与个人成长环境。有人将这种表现称之为:“城市式居家生活”模式。

 

重心变了,谈论居家生活多了,那势必,谈论社会公共性话题也就少了,这种向居家生活模式的转变,使得个人内心的心理空间也变得“狭小”起来。“在行动上越来越向后‘退’,从室外退到室内,从客厅退到卧室,重视房间的装修,喜欢并习惯‘宅’,上班也许只是为了谋生,家庭才是生活的重心和主轴。”

 

这种“狭小”的另一面往往造成人际交往范围的缩小,眼睛离不开手机屏幕的“低头党”,其实就是这种“狭小”心理最直接的外在体现。“人与人之间变得不愿交流,排斥交流,害怕交流,甚至难以交流。这障碍会很容易造成城市人的孤独、隔膜、冷漠,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学。”

这种明哲保身的个人生活哲学背后,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公共空间里民众道德的下滑。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大街上,老人倒地无人扶害怕自己被讹诈,好人好事越来越少。

 

这种“城市式居家生活”中的“家”,相对于传统的大家庭来讲,变得小了许多。几乎只有夫妻二人和孩子,以及夫妻双方的父母,此外,似乎没有更多亲人。这种“精致”的家庭结构,使得代际“链条”越来越短,使得原本的大家族,大家庭越来越趋向于孤立、分裂。这一切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化后才发生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与都市化快速发展,从而导致了大家庭的解体。核心家庭与其他亲属单位变得越来越疏远,而家庭关系主要集中在核心家庭成员身上。

 

随着大家庭的解体,私人生活却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个人的自由度越来越大,再加上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给当代青年提供了相当个性化的选择自由。

 

年轻人得到选择自由的同时,作为社会最基础的组成单位--家,换来的却是分裂(个人自由与大家庭的分裂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此我不想过多赘述,如果对此感兴趣,可以去看看阎云翔老师的《私人生活的变革》),这样一来,也就弱化了其原本所带来共同承担和平摊家庭经济、日常生活风险的保障能力。

 

这种弱化从侧面来讲,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表现。对于国家而言是好事,但对于分裂后的大家庭来讲,则不以为然。相反,快速的城市化与工业化,使得那些还未适应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广大家庭,降低了抵抗未来不可知风险的能力。

加之目前尚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将部分国家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推给了家庭。外加独生子女政策……凡此种种,都进一步将年轻人与“家庭”这艘漂泊在世俗汪洋上的一叶小舟捆绑在了一起,以至于,让当下的年轻人感到束手束脚,不得不退避,保守。

 

谈到束手束脚,在此我不得不搬出扛在年轻人头顶上的四座大山,它们分别是:住房,教育,医疗,养老。

 

今天,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讲究并追求生活的质量,言谈举止之间,透漏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这一点我想只要稍微留点心,有点观察力的人都能察觉。

 

就拿5.1假期期间我回老家来说吧。我老家位于大别山脚下的一座小县城,以前交通不便,现在稍微有所改观。这几年国家大力发展城镇化建设,整个县城的面积至少扩大了3倍。以前整个县城的房子又矮又旧,现如今已有商业地产进驻。

五一回家,我在街头逛了逛,有两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发现街上出现了不少大大小小的花店,以及瓷器店。虽说这些花店、瓷器店无法与主流的一二线城市相比,但它至少透漏出一个信息,人们的生活出现了消费性升级,这种消费升级不再是简单的追求物质上的吃得饱到吃得好,而是出现了跨越式升级,由物质性消费慢慢转向精神性消费。对于这些,以前都是不敢想的。

 

谈到花,谈到瓷器,谈到城镇生活,这些只是中国城市进程的一点点缩影。而千万个家庭则构成了这个缩影的一部分。对于当下的青年人来讲,“家”怎样顺利的运转下去至关重要,它将决定着这个“家”的未来发展与走向。

 

谈到“家”,那就不得不谈房子,而房子则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根据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开展的以“上海市青年人的居家生活状况”为总题的问卷调查报告显示:454名“自己购买商品房”的人中,“房产首付款/一次性付清的来源”情况是:

“靠自己长辈支援”的有84人,占18.5%;“靠双方长辈支援”的有39人,占8.6%;“长辈和自己各出一部分”的有129人,占28.4%。这里的“长辈”,应该主要就是父母。由此看来,自己购房者中的大多数人(55.5%)在购房时离不开父母的经济支持。不仅如此,他们当中还有2.4%的人在还贷时,“主要依靠的是”“家长的经济支援”。

 

而在“一旦打算买房”的434人中,“首付款的安排是”:8.8%“靠自己长辈支援”,10.8%“靠双方长辈支援”,15.4%“长辈和自己各出一部分”。那么,在他们的购房计划中,需要父母经济支持的占35%,这个比例大大低于“自己购买商品房”的人在购房现实中产生的对父母经济依赖的比例(55.5%)。显然,缺乏父母在经济上的支持,应该是许多都市青年没有购房的关键原因之一。

 

其实,无论是“自己购买商品房”的人,还是“一旦打算买房”的人,毫无疑问,二者在购房问题上都已经或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父母存在着经济依赖关系,如果缺少了父母的支持,恐怕很多年轻人难以实现自己的“安居梦”。

 

作为住房消费的主力军,广大青年面临着较大的住房压力,这不仅来源于资金上的短缺,也有来自工作、家庭以及婚姻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对于不同的家庭对市场房价的承受力不同。这种家庭结构性的差异,反过来会促使当下青年人的财富积累出现两极分化。

 

下面我们来谈谈压在当下年轻人头上的第二座山:教育。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对住房、教育实施全面的市场化,年轻人不仅买房要靠父母,就连教育也要由各自的家庭承担。

 

出生在80年代,90年代初的人大多数都有印象,九年义务教育期间都是家庭自费,从幼儿园/学前班开始,一学期下来,各种学杂费动不动三四百,四五百。

 

80后上大学时,国内高校赶上了扩招,激烈的竞争在以高考这支指挥棒的挥舞下,呈现白热化,一分之差,就有可能甩掉1000多人。在这途中,你如果出现反叛,不顺从,其后果只能是被淘汰出局,在很大程度上这一批人,是被高考高度规训的一代。

而对于80后,90后缺少兄弟姐妹的这一代人来讲,容不得半点离经叛道,更别说参与讨论社会公共性话题。讨论社会公共性成本太高,每一位青年背后,都背负的一整个家庭的生活风险。

 

当下的青年人,在教育方面,不仅仅是大学毕业了就算完事儿。为了应对当下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未来的突发变故,还得保持着一个劲儿的学习劲头奔向未来,奔向不可知的远方。

 

翻过了教育这座山,前面还有一座山:医疗。谈到医疗,让我想起了3月12日,一位名叫“春雨医生”的,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一张《全国莆田系医院一览》图,图中列举了全国各省市的一些莆田系医院名录,此图一出,顿时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点击此图不难发现,诸多医院,对于很多人来讲,可谓是耳熟能详,它们常常扮做正规医院的形象,出现在各种场合,比如:电视上,公交屏幕上,街头电子屏上....对此,有人提这样的问题:中国医改都十六年了,为什么“莆田系”医院越来越多,遍地开花?为什么国人普遍觉得看病越来越难?越来越贵?

说起医改,就不得不提2003年发生在中国的两件大事。第一件:SARS病毒蔓延全国;第二件:由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牵头的一项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悄然起步,准备为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探索前进的道路。

谈到“莆田系”医院越来越多那是有原因的。2010年,国家推出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一书,文中着重强调了“优先考虑社会资本”。国家这样做其本意是想推进医疗市场改革,已达到“鲶鱼效应”的作用,可没想到最终结果不佳,反倒助长了医疗市场的乱象。

加之我国的医保制度还未完善,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游离在医保之外,他们往往是社会的底层民众,即便是参保,他们的医保也只是在户籍所在地。而对于一群常年在异地的打工者来讲,一但生病,他们并不能在异地报销。

作为一二线城市来讲,如果没有在当地参保,去一些有影响力的公立医院看病,可以说是既费时又费钱,这样一来作为底层民众,只能转求一些较小的民营医院,长此以往,也就助长了类似于“莆田系”的民营医院越来越多,当然啦,也不是所有的民营医院医疗水平都差。下面我们来看一组,2013-2018年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的数量及增速的变化情况。

500

资料来源:卫计委   前瞻产业研究院

最后,我们来谈谈养老。随着计划生育这代独生子女的双亲衰老,越来越多的“4+2+1”的模式家庭出现,将会面临着,居多经济上与时间上的养老问题。“未富先老”将会成为横卧在这代年轻人面前的一只“拦路虎”。

对于当下的年轻一代与上一代来讲,少子化、空巢化、经济压力,都会给未来的养老之路提前蒙上一层阴影。为了具体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详细情况,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张图:

500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参考资料:

[1]:《私人生活的变革》| 阎云翔

[2]:《江村经济》| 费孝通

[3]:活得越来越窄, 翻盘越来越难: 一份都市青年调查报告的困惑 | 文化纵横

[4]:陈映芳 唐小兵:青年怎样,时代就怎样  | 文化纵横

[5]:朋友圈三天可见的人,藏了什么秘密?| 揭秘4种类型背后的心理动机  | 简书

[6]:“莆田系”医院全国有多少?春雨医生“吐血整理”:700多家遍布30省份 | 中国经济网  

[7]:无尽的硝烟:医改十五年拉锯战 | 饭统戴老板

[8]:2019-2025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市场研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中国产业信息网

[9]:2018年中国民营医疗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民营医院数量迅速发展但人才受限 | 前瞻经济学人

[10]:青年群体住房租买选择及其购房压力研究 | 国家统计局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