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欲何为——论日本陆军现代化以及编制改革

陆军机械化——并不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名词,对于看惯了在西方81军演的军迷来讲,一个齐装满员的师携带按照师团营三三制编组的几百辆坦克和步兵战车在团属122火炮和师属152火炮的打击下跟着野战防空的掩护一夜突进几百公里,是一支陆军师级部队基本的要求。我们今天认知下的机械化部队也来自于当年横亘千里不可一世的苏联摩步师坦克师“大7”的印象。

如果按照大7的定义,除了陆军核心的突击力量坦克之外步兵,炮兵,防空兵以及后勤,工兵都需要拥有机械化的载具,而且对于苏联旗下的摩步师来讲,哪怕是步兵也要拥有步兵战车,让其步兵有能力围绕步兵战车进行乘车/依托车辆班组突击和防御。这使得整个师都有一个能够跟随部队进行突击的能力。这让机械化部队的进攻性十分强大。

500

苏联在长期的欧洲前线与美国的力量对峙,对机械化有着严重的渴求,这也使得苏联陆军的机械化建设长期领先于美帝和欧洲国家。苏联和北约的战略都是在平坦东西欧平原上进行以50公里为基本单位的进行突击。同样,面对苏联的机械化突击,北约诸国也同样构建了基于北约体系下的机械化师单位。这并不意味着国力和装甲技术实力弱于苏联的美帝构建的部队的思想会有什么改变——美帝也同样组建了同样数量的机械化部队以应对来自东方的敌人。冷战时期美国第五和第七军,来自比利时,德国,法国还有英国的部队,都是高度机械化的,在主要方向上进行机械化建设是陆军建设的目的之一。受制于技术和国力,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期以来机械化建设都陷入停滞,但是即使如此在80年代末到新世纪来临前,中国还是建立了用63式装甲车或者86式步兵战车和二代坦克(59-2 79)在内的弱化版7大件机械化装备构建了包括坦克1师,坦克6师和112机械化步兵师在内的一系列机械化师。在中国陆军最惨淡的90年代,中国也建成了坦克6师一样的模范机械化部队——直到新世纪来临模范部队的地位才被112师给替代。当我们回过头来看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最惨的年代时候的装备,我们会发现一点——人民解放军的坦克师还是凑齐了一个非常不标准的7大件,虽然这个“大件”可能落后于时代。但是有跟没有还是截然不同的区别的。

500

在2000年前替代112师作为我军数字化机械化标杆的坦克6师,是在解放军最惨的年代一支凑齐了机械化“大件”的模范部队

在你们看了跟标题没什么关系的第一页后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今天文章的主角日本——日本实际仅有一个师团凑齐了7个大件。虽然日本一直以来都有的较为发达的陆军兵器制造技术,但是出于官僚主义,国防策略,国防预算(可能是主要原因)等一系列原因,日本仅建成一个原教旨主义的机械化坦克师团,也就是北海道第七师团,但是你们仔细去看看北海道第七师团的编制就会发现人还有三个中队还是老旧的73式装甲输送车。这使得日本每年仅有富士山火力演习才能凑齐一个“7大件”全机械化师团,(富士山火力演习有没有81短sam?),十分有他们先辈在关东军搞关特演给师团配属新型火炮的风格。

500

对于日本而言,能够摸得到机械化边的也只有第11普通科連隊和富士山普通科教導連隊。虽然将步兵的30炮作为机械化的标志不是一件十分合理的事情,不过如果我们将机械化的定义放宽泛一点,那么我们可以把第2師団也第五旅团算上,起码这三个单位实现了炮兵的机械化与信息化。即使如此,陆自机械化单位的比例也不足30%——这确实是一个十分落后于时代的数字。

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日本确实没有相匹配的陆军。日本的陆上自卫队力量长期以来都是使用美制和仿美制武器的防御性国家,在昭和军阀们开疆拓土大失败以后,日本陆军确实是一支对得起自己的名号的力量——自卫就好。这使得日本陆军长期忽略陆军的建设——更重要的是陆军思想的建设。较低的机械化率也是陆自“自卫”战略思想的反应之一:在80年代以前,日本甚至不需要考虑防卫的问题,日本陆上的机械化建设也是从80年代才开始全面铺开——与中国铺开机械化的时间几乎一致。由于面对苏联的威胁,日本并不是没有更为先进的武器,但是对于一个以沿海层层防御抗击苏联登陆的国家而言,较高的载具配置除了空耗钱财以外没有特别大的意义,日本并不需要让自己的师团沿着平原突击几十公里。当然这不意味着日本陆军的技术装备水平十分落后,面对前苏联随时可能莽上来的机械化大军,日本的编制上还是增加了相当数量的反坦克装备,从步兵班组的ATM手到师/团属的反战车大队。毕竟填坑就好。

500

一般我们认为,陆军的建设思想往往反映在部队编制上,解放军在机械化装备铺开前区分甲种师和乙种师,例如北甲摩,北乙摩,再按照北方和南方的地域进行编组*(1985年集团军试点到1998年陆军改革之间的解放军师),而日本自卫队一直以来采用的编制和解放军98年前,或者说军改前的编制一样——按照地域南北根据编制的重装备规模(团级或者营级)来区分轻重(而不是解放军在军改后按照装备来区分),举个例子,日本目前的作战部队按照地区来区分,根据南方还是北方确定是师属坦克大队(坦克营)还是坦克团(坦克联队),由于此前日本方面分为个军区,可以说编制情况也和2011年师改旅前的解放军陆军很像,在信息化,合成化,机械化作战思想的落后是十分直观的。

而这种差异除了来自于装备的不足或者落后以外,更多的是来自于日本陆上自卫队“军阀化”的情况,虽然今日的陆自已经没有了往年在诺门坎说把23师团送了就把23师团送了的豪迈,但是“各自为战”的情况还是很明显的,日本有类似于中国的5个军区,但是并没有像中国一样有多个军区负责同一热点地区防务的必要。(比如说南战的74集团军和东战的73集团加起来有4个装备了05式两栖突击车家族的合成两栖旅,你猜是为了打谁),构建快速反应机械化部队的并不是某个战区的任务(比如解放军中部战区,坐镇济南,拥有数个轮式合成旅)这也让日本正常的军队缺乏构建机械化部队的决心,毕竟除了北方面对苏联威胁需要频繁的冲击/反冲击以外,其他地区面对的威胁相对较小,也没有必要整个师团坐在轮子上去增援日本其他地区。这一点也反应在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上,《朝日新闻》就此表示,陆自缺乏统一指挥的弊病早有表现。在2011年的东日本大震灾救援行动中,其他四个方面队向受灾地区所属的东北方面队管区派遣了大量部队。而据负责救灾的陆自官员称,为在不同方面队之间调遣兵力,造成了“相当的混乱”,因此陆自感到需要有领导机构从全国范围内进行部队运作

500

所以面临装备落后亟待淘汰,机械化水平低下以及防卫需求增加的情况下,此次日本陆军进行大规模的编制试点以及体制改革也就不足为奇了。26中期防卫的任务将日本的15个师旅级单位改编7个为机动师团,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說明此次調整是為了增加机动应变能力,也说明此次改革的重点。而改革的特点就是增加了即应机动联队,顾名思义,也就是拥有独立作战,快速反应编组的部队。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合成营了,这只营级部队拥有独立的防空,反坦,步兵和炮兵以及装甲兵分队,组合在一起可以作为基本的作战单元,也可以独立作战快速反应到各个需要的战区。合成旅凑齐7个大件即可以机械化信息化条件下进行作战,合成营自然要凑齐4小件也可以机动独立作战(步,炮,坦,防)

500

十分时髦的日军合成营编制

500

这个合成营从编组来看与目前解放军十分流行的中型合成旅(比如11X旅和17X旅这些使用大八轮的部队)十分接近,都是集成了步,轮突和炮兵的高度机械化信息化师团。虽然在车族底盘上来讲日本仅有16式火炮和队属反坦克武器达到或者超过解放军同级的武器,在队属迫击炮和步兵载具上远远落后于解放军。但是比起解放军来,他的合成化还增加了独立的防空单位,可以说相较于解放军更加合成化一些

500

​问题在于,日本机动即应师团是组不成师团的,由于7个机动师团分数不同军区,日本未来考虑要用C2运输机来运输这些合成联队,这意味着日本没有足够的运输机,也不考虑成建制投送师团——换句话说解放军军改的目标是以旅为基本战役单位,营为基本战术单位。但是日本此次军改只有营团级战术单位,没有用机动即应部队组成的师团。日本自卫队的意思是除了让摩步旅或者摩步师团组成抗线单位进行防守,剩下的机动即应师团,是从旅里挑出足够多的机械化部队组成一个营,让整个旅或者师团拥有向隔壁友邻单位组成快反沿公路进行成建制投送的能力。简而言之:由于机械化水平过低,日本一个师团里头技术装备可能就只能凑得齐一支能打的部队   。这既是日本自卫队的无奈也是日本自卫队面对现有技术装备的一种妥协:所谓立足现有装备打赢高科技战争,就是这么个例子。

500

就中间那个联队能打……

 回过头来再说说大7,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日本同步开启机械化进程的解放军选择了和日本相似的路线——用便宜的轮式车辆替代履带车辆快速弥补我军机械化载具不足的困境,同样面对机械化装备不对的解放军解放军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保留有浓厚的苏式风格——追求一个旅的全面机械化。重视步兵载具,重视炮兵载具机械化,重视队属坦克,这也使得解放军在中型旅的建设在吸收美军车族化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和美国斯特赖克旅截然不同的建设风格:在8轮车族上整合122毫米火炮和营属的105毫米突击炮,整合大量后勤通讯侦察底盘在08车族上构成一支全旅可以高速机动的8个轮子的“大7”家族。08式8轮底盘作为替代92式的后续中坚力量,目前依然以四位数的数量生产并部署在我军超过15个旅级单位上——且未来这个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500

但是和解放军不一样的是,出于技术水平,国力,经费,以及官僚主义(这个可能是重点),日本虽然一直都计划部署先进的轮式战斗车辆用于弥补自身的机械化水平不过。从平成20年起日本陆军就要求过部署“先进并且廉价的轮式战斗车辆”,但是出于种种原因,轻型轮式机动车辆都无疾而终了。之所以说是官僚主义,因为从87开始,到96,到三菱的40毫米埋头弹轮式步战车,到现在的机动战车16式,每一代新机动战车都是新的底盘,这导致日本在中国,美国,甚至德国都在轮式步战上走出了各自道路的今天(中国选择全机械化依托公路投送,美国选择依托运输机全球投送放弃部分机械化,德国选择重装化)迟迟得不到可以普及全军的轮式底盘。这是日本因噎废食的问题。

500

这导致日本陆上自卫队不得不立足现有装备打赢未来战争:利用现有的16式机动战车和96式轮式装输进行合成化编组。如果用解放军现有旅级单位举例子的话,日本目前相当于给新成立的陆上总队直辖了一支快速反应部队,该部队装备轮式装甲运兵车,120毫米迫击炮,轮式突击车,反坦克力量和防空联队,如果对应解放军的话就是装备了92A和11式突击炮还有迫榴跑的部队,这种混杂两个时代的单位在装备尚未落实的今天倒是好找——中部战区83集团军13X旅,在新年开训时候展示了来自热心友邻部队的某前坦克师88b式坦克某热心炮兵部队的02式突击炮部队,这种在解放军屈居二线落实编制暂时没有落实装备的部队却被日本拿来用作隶属中央的近卫王牌,这也是日本的一种无奈——毕竟没有钱是这样的。

日本陆上自卫队依然是一支可有可无的力量,即有陆自干部难掩焦虑地表示:“陆自受关注的只有灾害派遣。大家以为陆自平时只是训练,海空自卫队也投来严厉目光。如果不能扩大任务范围,陆自就会日渐式微。”虽然平均年龄36岁的日本陆军在陆军建设上依然在风雪中艰难前行,但是日本陆自毕竟还是幸运的:和80年前在太平洋各个岛屿面对英米鬼畜的先辈们不同,身处发达地区的他们毕竟不与中国接壤,也不用面对来自邻国的早就与日自不可同日而语的强大陆军的直接威胁。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