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首脑非正式会晤,说明解决朝核问题需回归正轨

据新华社消息,2018年3月26日至28日,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对中国进行了非正式访问。这一消息迅速引爆了全球的舆论场,相比此前美朝首脑可能会晤的传言,中朝两国元首夫妇四人同框的照片,以及新华社上万字的长篇报道,都引起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震撼。如何认识和理解此次首脑非正式会晤,尤其是如何理解此次首脑非正式会晤对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影响和意义,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500

3月25日至28日,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对我国进行非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同金正恩举行会谈。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金正恩举行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就目前已经公开的材料,主要是对照新华社与朝中社对此事的相关报道,初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朝核问题的解决需要回归正轨;各方应该以负责任的大智慧,而非着眼短期利益的小聪明,去制定策略,采取行动。

此次会谈,从外交礼仪的角度看,中方可能给予了朝方最高规格的待遇,这是基于中国外交传统原则,以及中国对中朝关系的尊重,做出的诚意表示。从内容的角度看,此次会谈的基调,在中方一侧,是坦诚、友好;在朝方一侧,是开诚布公,增进了友谊。基于惯常的外交用语,“坦诚”一词出现的场合,是非常微妙的:2015年,中美首脑会晤之前,美方代表赖斯到北京做行前沟通时,也用“坦诚”一词,形容了与中方的交流。

从新华社对此事的行文格式上来说,也能品出一些味道:全文20个自然段落,谈及双方发言的,差不多12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均是中国或者朝鲜领导人表示,其行文格式,类似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就新华社全文而言,没有出现类似中朝双方共同认为的表述;至于朝鲜朝中社的报道中,则基本成为了朝鲜最高领导人邻国游记的官方表述。

相比此前,中方此次在邀请朝鲜领导人访问,以及对访问结果进行报道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与大国身份相匹配的气度、智慧和意志:清晰地表达了中国对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基本立场,即实现无核化,同时展现出了对朝鲜情感需求和心理特征的细致考虑与关照。有弹性,有包容,同时有原则,有立场。至于朝鲜方面怎么想,暂时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次这样的会面,是不太可能彻底改变朝鲜方面的一些小心思的,其后,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500

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人民大会堂同金正恩和夫人李雪主合影。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回顾朝鲜自核问题以来的一贯策略,尽管经历了领导人的代际交替,但尝试单纯依靠朝鲜自己在战术层面的临时优势,用足中美两国缺乏战略互信带来的空间,用投机性质的战术冒险行动,对内巩固和树立领导人权威,对外谋求超过朝鲜真实力量的回报和收益,是其一贯主张。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新兴大国,有义务,也有责任,避免这种没有赢家的局面的出现。单纯依靠一次会晤是无法解决这种问题的,中方需要在此过程中更多展现自己的能力、智慧和意志,以创造性的方式,务实且负责任地推进朝鲜半岛问题的有效解决。

在中国观察朝鲜问题,需要注意一个基本问题,避免四种常见的错误倾向:基本问题,就是以中国的国家利益为基准和出发点,避免用美国的国家利益,或者朝鲜的国家利益,来衡量和判定中国的战略与政策的得失。四种常见的错误倾向,一是把中国对中朝关系和抗美援朝的认识,当做朝鲜对中朝关系和抗美援朝的认识,从而形成不切实际的乐观情绪;二是将中国当成美国的亚太军事盟友,甚至以比美国更加激进的态度,去寻求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方案;三是站在外星人的角度,去看待和认识朝鲜半岛核问题的解决,抽象地讨论地球和人类的利益,脱离朝鲜半岛问题的具体时空背景,用彻底的清谈,取代有效的讨论;四是将朝鲜变成某种移情的对象,先幻想一个乌托邦式的朝鲜,然后投射自己因为中国国内的改革开放而形成的负面情感,再来讨论中国的政策。

一如中国领导人在此次会面中发挥的主导作用所证明的那样,一个更加强大、自信的中国,必将持续为维护东北亚以及全球的和平、安全、稳定、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以负责任的稳健行动,对冲投机冒险带来的负面影响,造福中国人民,造福世界人民。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全部专栏